近日,国际航天合作的一项重大成果震撼发布: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及加拿大航天局(CSA)携手,通过NASA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对天文学界著名的哈勃超深场进行了重新观测,并成功捕获了一张前所未有的宇宙图像,其清晰度和深度均刷新了记录。
据悉,这张图像是韦布望远镜经过近100小时的精心观测与数据合成所得,展现了数千个遥远星系的壮丽景象,其中部分星系的历史可追溯至宇宙诞生之初,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星系形成与演化的宝贵资料。
与哈勃望远镜2003至2004年间拍摄的版本相比,韦布望远镜的图像不仅高清呈现了该区域超过10,000个星系,还进一步揭示了更多细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韦布观测共识别出超过2500个天体源,其中包括数百个极红星系,这些星系或是隐藏在宇宙尘埃中的巨星系,或是早期宇宙中由成熟恒星构成的演化星系。
在这张图像中,星系的形态各异,多数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则为螺旋状。遥远的星系如同微小圆点,而较近的星系则显得更大、更明亮。通过红外波长的颜色,我们可以进一步区分这些天体:橙红色代表富含尘埃、恒星形成活跃或存在活跃星系核的星系;淡青白色则代表高红移的遥远星系,它们的光谱峰值落入中红外范围,显示出更远的距离;蓝青色则对应大多数缺乏中红外增强特征的星系,尘埃较少或恒星形成活动较弱。
此次观测不仅继承了哈勃望远镜的宝贵遗产,更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度。ESA的研究人员对此表示,韦布望远镜对哈勃超深场的观测结果,将极大地推动我们对早期宇宙的理解,揭示星系如何历经数十亿年的演化,最终呈现出今日我们所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