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人工智能60年:“无人驾驶”何时可期?

时间:2016-06-17 09:51:15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星辉

资料图:无人驾驶汽车

6月17日电“虽然无人驾驶汽车已实现在封闭环境内运营,但其正式上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16日在重庆如是说。

自1956年“人工智能”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0年。人工智能从科学成果逐渐转化为商业应用成果,而无人驾驶无疑是眼下人工智能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近年来,包括谷歌、百度及宝马、长安等中外互联网巨头和汽车厂商都对无人驾驶表现出浓厚兴趣,已有不少公司推出无人驾驶概念车,并且完成了里程不短的测试。但这些概念车具体何时上路,仍没有时间表。

李德毅在当天举行的首届中国(重庆)智能技术学术论坛上介绍了自己的无人驾驶“作品”——已在河南郑州宇通客车厂厂区内常态化运营的通勤车。而在此之前,李德毅的团队已于2012年和2015年分别在北京至天津、郑州至开封的实际道路上,成功进行过两次无人驾驶汽车试验。

今年4月,两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长安睿骋无人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前往北京,标志着中国首个长距离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正式启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谭本宏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安目前正把现有无人驾驶技术和系统往量产方向推进,争取在2018年实现商用。

尽管如此,无人驾驶汽车距离人们日常生活仍有不小的距离。李德毅称,高精度传感器价格昂贵与“驾驶脑”认知功能不够是无人驾驶最大的障碍,尤其是“驾驶脑”的智能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否则这一技术只是有限的无人驾驶。

“现有无人驾驶汽车具有一定的行为能力和感知能力,但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还需要有认知能力。”李德毅说,驾驶活动是人在活动中预测控制,更多是技巧和经验,而不是知识、推理和计算。目前,无人驾驶主要是通过大数据计算方法及数据的收集、挖掘和分析,还不具备交互认知能力,仍无法解决对路面行人及车内乘客行为的回应。

李德毅认为,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认知能力,重要的方法是“驾驶脑”通过深度学习实现自学,继而实现驾驶认知的形式化,使“驾驶脑”能对不确定的未来做出合适的决策,只有实现这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制约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另一大瓶颈则是法律法规问题。无人驾驶方面的立法已成为新的国际关注点,涉及无人驾驶汽车的市场准入标准、保险及事故责任认定等依然是社会各界争论不休的话题。

虽然无人驾驶汽车的普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无人驾驶技术已重新定义了未来的驾驶概念。李德毅预测,到2025年前后,公路上80%的车辆可实现自动行驶,与人工驾驶并存,互为补充。

更多热门内容
广交会科技纺织受热捧:光伏夹克、吸湿蚕丝成境外客商“心头好”
科技赋能的中国纺织服装“新品”,吸引众多境外采购商前来问货,洽谈订单。许永祝介绍说,公司在本届广交会带来用再生面料生产的瑜伽服、泳装等产品,绿色环保,设计时尚,受到境外采购商的青睐。 作为中国纺织服装的品牌…

2025-11-02

儿子60万购AI机器人伴父,五个月后一句“爸,想你啦”暖化人心
又过了几天,他想找一本很多年前的《钳工手册》,那本书被他翻得很旧了,夹在书架一堆杂书里。。 “陈默,”陈建国终于开口,他的声音是陈默从未听过的、带着一丝颤抖和恐惧的沙哑,“你老实跟我说,你买的这个机器人………

2025-11-02

AI模型大比拼:传统评测式微,LMArena崛起能否定义新标准?
华盛顿大学助理教授、英伟达首席研究科学家,同时也是LMArena早期框架搭建参与者朱邦华在采访中表示,正是因为传统的静态Benchmark所存在的过拟合、数据污染等问题,才催生出了Arena这种新的模型测评…

2025-11-02

马斯克预言:5至6年后AI将主导未来 传统手机与App或成历史
埃隆·马斯克表示,在未来5-6年内,将不再有传统的手机、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人们消费的大部分内容将由人工智能生成。当被问及这种未来何时到来时,马斯克回答:“这样的AI主导时代只需5到6年就会到来。” 据…

202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