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巨头的未来AI之战:微软向左走2B 谷歌向右走2C

时间:2018-05-09 08:44:12来源:新浪科技编辑:星辉

AI时代已经到来

颇具戏剧性的是,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和谷歌I/O开发者大会今年撞车了,开幕时间只差一天。微软在西雅图,本月7日到9日;谷歌在山景城,本月8日到10日。开发者群体或许各有侧重,但科技媒体就不得不兵分两路。

这两大科技巨头存在着不少业务重合与竞争,正好也是PC时代和后PC时代的两大代表性公司,目前则分别拥有全球最大的桌面和移动操作系统。在PC时代,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组合横扫市场;而在后PC时代,谷歌和苹果分割统治了移动平台。

无论是昨天的微软Build大会,抑或是今天的谷歌I/O大会,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词——人工智能。AI几乎无处不在,贯穿着两大巨头诸多纷繁复杂的新产品,重新定义了软件服务的体验。毫无疑问,科技行业正在迈进了全新的AI时代。

实际上,谷歌和微软去年就已将AI定义为自己的未来战略。无论是微软CEO所说的“AI重新定义一切”(AI Redefine All),还是谷歌CEO提出的“移动优先转向AI优先”(Mobile First to AI First),两位印度裔CEO的战略实际上同出一源:AI会成为贯穿两位巨人的血液,渗透和提升微软与谷歌的所有产品和业务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年的微软和谷歌I/O大会并没有太多全新的产品,而是原有产品在AI时代的更新换代,焕发出全新的体验和魅力。换句话说,今年的两大开发者大会,是去年的大会延续,是两大巨头根据去年确定的AI战略交出的成绩单,是无所不在的AI的应用体现。

AI贯穿所有产品

昨天微软发布的Azure AI、IoT、Microsoft 365、Brainwave,今天谷歌更新的全家桶系列软件——Android P、Gmail、Google Photos、Google Assistant、Google News、Google Maps、Google Lens、自动驾驶,无一不是展示AI带来的更为人性化的体验,也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行为预测、自然语义理解这些深度学习相关技术在产品端的体现。

以今天的谷歌大会产品举例,Gmail可以预测性帮助用户写邮件,用户不需要一个词一个词的输入;Photos会自动识别面孔,给用户修图和自动文本转化;Assistant可以同时处理用户的两个指令,甚至直接后台给商家打电话预定;News可以自动搭建新闻专题,帮助用户了解热门事件的来龙去脉;Waymo的自动驾驶可以预判那些突发的意外情况,提前减速避开闯红灯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车辆。具体的产品新功能介绍,可以看新浪科技的谷歌大会专题文章。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产品需要用户数据。你只有完全相信谷歌,将自己的个人数据托付给谷歌,才能享受到Google Assitant、Gmail等所有AI相关产品的便利人性。获取用户数据的前提是隐私和安全;这也是微软和谷歌在两大主题演讲中高度强调的内容。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一直期待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解放媒体的工作效率。未来的新闻媒体工作,突发快讯、处理新闻稿、搭建专题这种繁琐耗时、低创造性的工作,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媒体人应该把宝贵的资源和精力,专注到原创内容和深度分析这些高创造性的工作上。

有一点需要向两大巨头致敬。谷歌和微软在推进前沿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关怀。昨天微软推出了2500万美元的五年计划"AI for Accessibility",联合开发者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体验;今天谷歌也专门推出了摩尔斯电码输入法,用机器学习技术帮助无法正常表达的残疾人与外界沟通。

微软每年都会在主题演讲抽出五分钟,专门介绍科技帮助残疾人的温情故事,前年是人工智能和智能眼镜帮助盲人“看到”世界,去年是智能手环帮助帕金森患者重新生活,今年则是人工智能帮助盲人学生跨越语言障碍。这些科技与人性的温情小故事不仅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是对科技巨头最好的品牌广告。

侧重2B与2C市场

话题回到两大巨头。微软和谷歌的两大开发者大会,实际上就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两大平台的开发者大会。但两大巨头的人工智能发力重点领域略有不同,微软主要瞄准的是2B的企业市场,而谷歌主导的则是2C的消费市场。

微软的AI产品,是深度整合到自己的Azure云平台和Windows平台上,包括了Azure AI和Windows ML。此次Build大会重点强调的Azure AI,是意在向企业用户领域推广自己的“云+生产力+AI”的全套服务,主题演讲中的华为小米内嵌的智能翻译、大疆无人机为代表的升级版IoT都是微软AI在企业市场具体使用场景的体现。看得出来,微软迫切地希望打造一个基于自己云AI技术的企业市场生态圈。

在企业市场,微软AI的竞争对手主要包括亚马逊AWS和IBM的沃森。虽然在云服务领域,微软Azure市场份额依然落后于亚马逊的AWS,但微软也有自己拓展AI服务的独有优势——原先的生产力客户。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在全球大企业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95%都在使用微软的云服务(包括了Azure和Office);Office 365的企业月活用户在去年10月就已经超过了1.2亿。

而谷歌的AI产品,也是完全融汇到自己的全套互联网服务和Android平台上。这些少则数亿、多则数十亿的海量用户基数,是谷歌发展AI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也是可以直接转化的消费市场用户。(Android月活设备去年就突破了20亿部,这不包括中国大陆市场。)

每一款经过AI“开光”的谷歌软件产品,比如谷歌今天发布的几乎全部应用,都能给谷歌带来更多的用户数据,满足深度学习的训练需求。正因为如此,谷歌才从来不吝啬自己的平台,向iOS平台同步开放几乎每款AI软件产品。比起移动平台之争,谷歌更看重的是海量的iOS用户数据,甚至支付巨额费用向苹果iOS购买用户流量;Bernstein分析师预计,去年这部分流量购买费用高达30亿美元。

谷歌在消费市场的AI竞争对手,主要有亚马逊和Facebook。虽然在互联网服务用户基数上远不如谷歌,但亚马逊和Facebook各自在电商和社交领域占据无可撼动的主导优势。亚马逊的Alexa在智能家居和互动娱乐领域甚至还有自己的生态优势,这也是微软在消费AI领域选择让Cortana与亚马逊Alexa携手的重要原因。双方虽然在企业市场存在竞争,但在消费市场都面临着谷歌这个巨无霸一般的对手。

背后运算平台较量

AI战略之争,除了生态平台和用户数据之外,还有背后支撑AI运算和训练的云运算平台。这也是微软与谷歌开发者大会最吸引眼球的部分;昨天微软发布了深度学习加速平台Project Brainwave(去年发布预览版),今天谷歌发布的第三代TensorFlow芯片TPU 3.0。

值得一提的是,TPU 3.0处理器采用了液冷技术,运算能力比前一代产品提升了八倍。而微软的Brinwave的基石则是英特尔的Straix FPGA芯片。去年8月微软官方表示,使用英特尔Straitx 10 FPGA芯片,Brainwave不需要批处理就可以支持每秒39.5万亿次的运算。

微软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将云与AI的芯片战略押注在更为灵活的FPGA芯片上。而这也是促使英特尔在2015年斥资167亿美元收购FPGA芯片巨头Altera的重要原因。过去几年,英特尔凭借着一系列数百亿美元的重大收购(Altera、Nervana、Movidius、Mobileye),为自己在AI时代卡住了一个重要身位。

微软在云端的深度学习平台是基于英特尔的FPGA芯片,在移动端的Windows ML平台也是基于英特尔的Movidius VPU芯片。虽然英特尔也曾宣布与Facebook合作打造AI芯片,但近期的系列迹象显示,Facebook正在组建自己的AI处理器研发团队。

相比之下,微软与英特尔在AI时代的利益绑定的更加紧密。微软在AI领域的拓展,也意味着英特尔AI芯片的拓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微软与英特尔这对PC时代的黄金搭档,在AI时代又再度携手,共荣共进。

今年的三大开发者大会,还剩下6月份的苹果WWDC。苹果的AI战略基石显然是超过13亿的iOS用户以及相关的海量用户数据。去年苹果在WWDC上发布了Core ML机器学习框架,首次展示了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划。由于苹果DNA高度强调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的,使得苹果把自己的AI平台锁定在了移动设备本身,Core ML的机器学习都在iOS设备本地完成。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保证了数据安全,但也是一种运算能力的限制,对移动端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微软和谷歌也有自己移动端的Windows ML和TensorFlow Light框架,但这并不是两大巨头的AI战略核心;他们的机器学习框架是和自己的云平台深度绑定。面对微软和谷歌的云AI战略,苹果是否还会继续坚持机器学习的本地化?下个月就会见分晓。

更多热门内容
“人工智能+”赋能煤炭转型:把握机遇窗口,构建智慧能源新生态
唯有以人工智能为牵引,推动产业模式跃迁,培育复合型人才,健全安全与伦理规范,构建长效发展机制,方能夯实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与制度根基,塑造人工智能与煤炭开发技术全面融合的新时代煤炭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2025-09-20

中科院院士冷劲松:智能材料或成具身机器人“身体”进化新路径
根据智平方创始人兼CEO郭彦东在2025年8月30日中国智能产业大会上的介绍,VLA是当前最符合第一性原理的解题思路,它让机器人不再依赖固定的预设程序,而是能够通过端到端的数据驱动,实现“从感知到行动”的自…

2025-09-20

沪港携手共推Web3生态,专委会授牌引领区块链与AI机器人新未来
日前,2025“数通链谷”杯第七届长三角区块链应用创新大赛之百家企业走进数通链谷暨沪港通Web3数字资产大会举行。 万达信息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块链技术作为连接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技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025-09-20

AI智能体浪潮下,麟哥团队系统课程助力不同人群解锁学习新路径
刚开始接触智能体的人,能从基础知识学起,搞懂 “智能体到底是什么”“和普通 AI 工具的区别” 这些基础问题;有一定基础的人,可以直接入手研究智能体在不同场景的应用逻辑,比如在行政工作、销售跟进中的具体用法;…

2025-09-20

华为全联接大会发布多款AI芯片,Atlas 950超节点将成全球算力新标杆
与上一代相比,昇腾950在多个方面实现根本性技术提升:新增支持FP8/MXFP8/HIF8、MXFP4等低精度数据格式,算力分别达到1PFLOPS和2 PFLOPS,大幅提升训练与推理效率;大幅提升向量算…

2025-09-20

2025网络安全宣传周:多方协同织密AI安全网 护航高质量发展
本周,《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以安全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生命线,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产业生态,汇聚产业合力,共同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当人工智能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各…

2025-09-20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荣膺全球光伏首个“灯塔工厂”,引领行业智造升级新征程
通威太阳能眉山公司是此批次全球光伏行业唯一入围工厂,这意味着全球光伏电池制造领域首个“灯塔工厂”诞生,这不仅是四川省本土企业首家“灯塔工厂”,更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领域再一次走在世界前列。…

2025-09-20

毕马威深圳论坛聚焦:AI赋能能源转型 助力行业迈向零碳智慧未来
论坛期间,为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应用路径,毕马威中国详细解读《智能能源——人工智能驱动转型与价值重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立足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对全球8个国家的163家能源企业高…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