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坚持自主研发+医学循证,花至实现国货“质的突破”

时间:2022-10-11 15:16:12来源:互联网编辑:茹茹

家用美容仪作为一个新兴的家庭场景下的美容手段,近年来备受消费者青睐。客观来说,家用美容仪一方面沿袭了成熟的医美技术,另一方面也在为适应家庭场景,做出了更多基于安全性、便携性的调整和创新。

在行业市场及消费需求的驱动下,家用美容仪品牌及产品正蓬勃发展,其中围绕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做进行的技术升级、医研共创及人体评价测试成为了家用美容仪的发展重点。以FLOSSOM花至为代表的中国射频仪品牌正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依靠技术的积累和专业的沉淀,不断增强自己的“壁垒”,在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有效的产品,引领中国美容仪市场朝着“质的突破”阶段发展。

不同于其他美容仪品牌,花至在产品研发阶段已经投入数千万组建3大实验室(其中一间为联合实验室),覆盖仪器性能、功效检测、皮肤研究三大功能,汇集工程技术、光电、化学、生物等领域全球高精尖研发人才。

其中皮肤研究联合实验室则具备消费者调研分析等能力,通过对消费者需求痛点的真实洞察,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射频仪器产品;

人体功效实验室则是严格依循人体功效实验室国家标准建设,结合皮肤学与检测技术科研创新,严格规范检测,为产品研发提供专业有效的实验数据,并验证产品的人体功效与安全性;

仪器性能测试中心按照CMA和CNAS等标准建设,拥有国内外高端精密的设备,涵盖美容仪产品多个规范测试领域,满足安规、电子、性能、可靠性、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测试需求,通过反复验证,保证产品的高品质。

除了硬件实力外,花至还组建了 “首席专家委员会”,涵盖技术、皮肤学等领域的中外权威专家。“做一款真正打动中国消费者的家用美容仪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自己掌握研发。”花至品牌负责人深知想要打破由国外品牌建立的市场高壁垒只有依靠自主研发才能破势突围。

如今,FLOSSOM花至正在申请的专利总数量已经有58项,其中花至抗老射频仪就搭载了9项自主专研技术。

而FLOSSOM花至的匠心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研发上,更体现在细节的追求上,据蒋海茹介绍,花至抗老射频仪整机制作高达128道工序,而机身经过60多道工序的精细打磨才有现在细腻的触感,外壳经过5个多月的打磨,报废了一万多套样品,才终于能呈现在大家面前,“花至做这些只为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凝聚着花至团队3年心血的花至抗老射频仪的确也深得消费者的喜爱,据介绍,花至抗老射频仪上市224天,已经累计有超过45000个用户,产品满意度达到了88.6%。

10家多中心临观试验结果发布,FlOSSOM花至为行业树立安全新标准

安全、有效是消费者对家用美容仪的最大诉求,通过专业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同时,花至还通过循证医学,严格的人体临观体系来把控和验证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今年6月,花至联合10家三甲医院展开多中心人体安全性临观试验,这是家用美容仪行业针对安全性验证的创新之举,无论是试验规模之大、覆盖范围之广,都位居行业前列。本次多中心临观试验涉及7个城市,共招募120位受试者,采用多中心、开放、自身前后对照的人体试用临观试验方法进行皮肤安全性评估,观察 4 周,进行三次随访,最终得出真实、科学、严谨的结果。

据结果显示,120例临观试验均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花至抗老射频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120位受试者中医护工作者群体占比为71%,对产品评价较高,部分甚至要求延长试验时间或购买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安全临观过程中发现部分受试者毛孔粗大出现肉眼可见的改善,期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本次花至多中心临观试验,填补了国产美容仪人体安全性测试的空白,促进了中国家用美容仪行业安全性的规范化。

12周人体功效性临观结果报告,花至射频仪眼部、面部差异化抗老效果获认可

众所周知,由于眼部肌肤比脸部肌肤更薄、更脆弱、更容易衰老,脸部产品都不能替代眼部产品,美容仪也一样,眼脸不能用同一个强度的射频仪。为此,花至通过自主研发的“双区多极排布+分离式电控技术”,针对眼部和脸部的肌肤差异可发出2种不同强度、形态、频率的射频能量,实现了眼脸分区抗老,真正的实现了“1台抗老射频仪=1台脸部射频仪+1台眼部射频仪。"此外,为了实现高效提拉紧致,花至自主研发了双轨内生TM提拉电流技术。

为了验证产品的有效性,花至在国内权威三甲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逾30位中国健康女性受试者完成了4周和12周的人体功效试验。此次试验,共有33位30-55岁中国健康女性参与,结果显示,花至抗老射频仪在川字纹、鱼尾纹、眼下皱纹三个眼周主要皱纹的改善方面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在抬头纹、法令纹、肤质、肤色、毛孔和皮肤屏障等面部相关指标也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参与标准制定,FLOSSOM花至助推国产家用美容仪实现“弯道超车”

在坚持循证医学的路上,花至离不开皮肤医学界临观工作者的指导支持,需要与皮肤学专家通力合作。为此,花至邀请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创始会长郑志忠教授担任花至的首席皮肤学顾问,并搭建皮肤学专家顾问团。

据了解,花至专家顾问团目前已经有8位皮肤学专家加入。9月28日,FLOSSOM花至举办的品牌首场发布会现场,花至首席研发工程师蒋海如、郑志忠教授为施伟民教授、顾军教授授予聘任证书。

坚持“自主研发”和“医学循证”两条腿并行。未来,花至将继续朝医研、科研共创的路上更加坚定地迈进和突破。

更多热门内容
网易云音乐“神光模式”车机端上线比亚迪DiLink 免费畅听38天
8月13日,广受用户好评的网易云音乐播放器皮肤“神光模式”正式上线车机端,大屏畅享Livehouse听歌体验。比亚迪作为首批支持该功能的合作车企,目前已在部分DiLink车型首发“神光模式”,更多车型将陆续支持该功能。“神光模式”将舞台级光影效果搬进座舱,通过智能光影

2025-08-14

阿里云助力集思科技升级电商直播数字人——AI革新电商零售,剑指万亿销售市场| 看见新力量NO.144
以技术迭代为推动力,AI正在加速行业渗透。在电商零售竞争最为激烈的直播领域,快消品、日用品等标准化商品采用AI数字人直播带货已不鲜见。然而,当向来注重品质与品牌调性的奢侈品行业试水AI数字人直播,技术创新究竟会转化为运营效率的突破,还是品牌价值的隐性损耗?

2025-08-14

多维度剖析2025年五大折叠手机品牌:一文搞懂折叠手机哪款好!
在2025年,折叠屏手机技术迎来了全面性的革新,市场竞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态势。本文聚焦于三星、vivo、OPPO、荣耀、华为这五家品牌推出的折叠手机,从设计、性能、影像、系统等多个关键维度展开深入剖析,旨在为消费者在2025年选购折叠手机提供一份具有权威性和实

2025-08-14

2025AI消费电子大会10月深圳启幕!AI重新定义消费体验!
手机能看懂你的表情,眼镜能打通虚拟与现实,连家里的机器人都能猜透你的心思 —— 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 AI 正在消费电子领域创造的新可能。在 AI 技术深度渗透消费电子领域的当下,终端设备正从功能工具向智能伙伴加速演进。由AI消费电子观察与米塔之家联合主办的 202

2025-08-14

小马智行发布二季度财报,文远知行Robotaxi营收激增彰显行业潜力
8月12日,小马智行发布的二季度财报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其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同比增幅高达157.8%,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7.09%,毛利率稳定在 16.1%。这一数据印证了Robotaxi业务在商业化探索中取得的实质性进展,技术投入正逐步转化为市场回报。更早之前

2025-08-14

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啦!
你可能见过机器人跳舞、跑马拉松、踢足球……但你一定没有一次性见过26个不同项目的机器人比赛!全球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来啦~作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官方优质内容合作伙伴】,本次大赛直播、直播回放、官方视频都将在抖音抖音精选APP发布,为大家呈现科技感拉

2025-08-14

多领域专家齐聚ISC.AI 2025!解码安全智能体技术与应用创新
近日,ISC.AI 2025“安全智能体技术赋能与应用创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论坛汇聚了网络安全领域的众多专家、企业代表及行业同仁,围绕网络安全智能体的实战应用、技术架构、行业落地及未来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分享,从攻防对抗、框架构建、合规风控到技术基建等多

2025-08-14

如何让直播冲出同质化?鲸红传媒借力索尼电影感直播解决方案,打造综艺感团播直播间
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直播内容形态也不断升级迭代。从个人直播、带货直播,到如今更趋精细化与场景化的“团播”模式,整个行业正走向综艺化、多元化与专业化。在直播如今平台上,以舞台表演、多人互动、强氛围营造为特点的团播直播成为了当前具有潜力和

2025-08-14

蚂蚁国际携手ADIO,促进阿布扎比金融科技行业创新
近日,蚂蚁国际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ADIO)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MoU),蚂蚁国际将为阿布扎比当地企业提供数字工具,以其技术专长推动阿布扎比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同时,蚂蚁国际已获得阿联酋中央银行原则上批准其储值支付工具和零售支付服务及卡计划牌照(IPA)。阿布扎

2025-08-14

出生率低迷,婴童行业却逆势狂飙,BeBeBus如何做到反向增长?
根据2025年上半年婴童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在出生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国婴童行业正走出一条“反向增长”的独特路径。尽管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仍处低位,但婴童市场凭借精准的需求捕捉与产品创新,实现了全品类逆势增长,而社媒电商的蓬勃发展正是这一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