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一汽-大众,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在面对疫情反复、供应链短缺、自然灾害等多重挑战下,依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责任感。通过全力保产保供、全面营销创新、深度精益管理等措施,一汽-大众在短短32年零10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实现了2700万辆的累计产量里程碑,持续巩固了其合资企业领军者的地位。
一汽-大众董事、党委书记、总经理潘占福强调,一汽-大众肩负着产业使命,在中德双方股东的战略指引下,正加速推进“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企业以高效、稳健的经营策略,科学、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绿色、智慧的生产制造方式,以及低碳、高品质的汽车产品,积极响应各方关切,力求与国家的发展、产业的变革保持同步。
面对新能源车市场的井喷式增长和日益复杂的竞争格局,一汽-大众积极谋划,聚焦高质量发展,力求实现企业与用户、员工、产业链以及社会的共创共赢。在新能源转型和数字化治理方面,一汽-大众稳中求快,全面发力,引领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方向。企业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的原则,以严苛的品质标准,推出了ID.7 VIZZION、奥迪Q4 e-tron等多款新能源车型,满足用户对安全、舒适产品的需求。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一汽-大众立足本土需求,坚持高品质运营,全面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业务+IT双轮驱动”的策略,一汽-大众在业务流程数字化和数据驱动业务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管理效率、用户体验和体系能力。
一汽-大众打造了包括产销一体化、黑灯工厂、智能仓储物流等在内的58个数字化项目,并首创了全新的精益供应链模式E-Lane链(均衡链)。这一模式的实施,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每年可节约资金1亿元。
在管理体系上,一汽-大众不断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激励约束机制,并创新推广了OKR、车库等管理模式,持续释放员工创造力与活力。同时,一汽-大众还积极回馈社会,近五年累计捐款超过亿元,并广泛吸纳应届毕业生,连续15年获得“中国杰出雇主”认证。
在绿色发展方面,一汽-大众秉承“go TO zero”环境宣言以及至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全面落实“全生命周期碳减排”战略。企业加速布局减碳项目,清洁电力使用量达到4.5亿度,并率先开展无废工厂建设试点,实现了废弃CKD纸箱的识别与再利用,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一汽-大众还积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创造近5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企业还与中国环境保护基金会、清华大学等合作,共同推进汽车环保科技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一汽-大众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企业构建了充满活力的人才体系,为员工提供畅通的发展渠道和丰富的成长资源,聚焦员工持续就业能力培养及终生学习计划。
一汽-大众的五大基地已获得多项环保和绿色工厂荣誉,高标准赋能碳减排。未来,一汽-大众将继续与社会各界紧密携手,坚持“自立自强、创新转型”的发展路线,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