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车展的媒体日,豪华汽车品牌的焦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BBA阵容,而是更多地转向了华为系、小米及新兴势力。即便是在宝马集团的展台上,相比以往的国内A级车展,其热闹程度也大打折扣。插电混动版的“西装暴徒”M5以及纯电动i7、i4车型被置于显眼位置,而全新发布的燃油版MINI COOPER则采用了隐藏式排气设计,营造出纯电动车的视觉效果,这也使得JCW版MINI COOPER和COUNTRYMAN成为了MINI展台上唯二能直接看到排气系统的车型。
宝马集团的产品线明显在向电动化转型,但这种转变不禁让人思考:电动化后的宝马,是否还保留了其原有的精髓?车展现场,尽管宝马的蓝天白云标志和MINI的灵动设计依然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更多的话题聚焦在了宝马越来越大的“鼻孔”设计以及对MINI“电动化风格”的遗憾上。
与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相比,宝马集团现阶段的电动化产品表现并无明显优势。一位王姓女士在试驾了某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后,甚至取消了宝马MINI的订单,这无疑是对宝马电动化转型的一次警示。
在车展开幕前一周,宝马集团发布了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业绩惨淡。2024年前三季度,宝马集团累计营业收入为1059.64亿欧元,同比下降5.8%;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近36%,仅为61.32亿欧元。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5.7%,净利润更是同比大幅下降83.8%。与此同时,息税前利润率也降至2.3%,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宝马集团将三季度业绩下滑的原因归咎于集成制动系统(IBS)问题导致的大规模召回以及全球市场销量的下滑。中国市场销量的疲软也对宝马的全球业绩产生了重大影响。三季度,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降了29.8%,仅为14.78万辆。尽管宝马将新能源汽车业务视为未来增长的动力,尤其是纯电动汽车销量的走高,但在短期内,这并未能显著提升其盈利能力。
为了加快产品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宝马集团在新车型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然而,按照计划,Neue Klasse系列“新世代”车型要等到2026年上半年才能投放市场。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全球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宝马能否在一年半后凭借“新世代”车型重振旗鼓,仍是一个未知数。
与此同时,宝马在中国市场的策略调整也备受关注。从最初的降价参与“价格战”到后来的追求价值而非销量,宝马在市场上的表现并未得到显著改善。如今,宝马已重新加入“价格战”,并向中国经销商提供了多项补贴减免政策,但这些措施似乎来得有些晚。北京星德宝宝马5S店的倒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豪华品牌经销商处境的关注。
面对销量下滑和经销商压力,宝马在加快产品转型的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维系与经销商的关系。否则,如果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逐渐成为经销商的负担,那将是德国车企在华发展的一个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