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MIT超薄电子“皮肤”:10纳米厚度,让夜视眼镜轻盈又敏锐

时间:2025-04-28 21:29:4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项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研发出一种超薄电子“皮肤”技术。这项技术的诞生,预示着可穿戴设备、柔性电子以及紧凑型红外成像装置等领域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研究人员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打造出厚度仅为10纳米的热电薄膜。这种薄膜对远红外光谱中的热量和辐射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其在夜视眼镜和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应用前景令人瞩目。一张展示该技术的图片显示,这种薄膜在显微镜下呈现出细腻的纹理,预示着其卓越的性能。

技术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PMN-PT的热释电材料。这种材料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能够迅速响应并产生电流。值得注意的是,PMN-PT材料可以直接在单晶基底上生长,且无需中间层辅助即可轻松剥离。这一特性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其中铅原子的有序排列使得材料具有出色的电子亲和力,有效阻止了载流子与其他材料的结合。

基于这一发现,MIT团队进一步研发了一个由100个超薄热敏像素组成的阵列。每个像素的面积约为60平方微米,它们对远红外光谱的变化展现出高度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超薄热释电薄膜的性能甚至超越了现有的夜视设备,为小型、轻便的红外成像装置提供了可能。

这种超薄电子“皮肤”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在夜视领域,它能够显著提升夜视眼镜的轻便性和灵敏度,为夜间作战和监控提供有力支持。在自动驾驶领域,该技术有望增强汽车在雾天、夜晚等低可见度条件下的视觉感知能力,提高行车安全。在环境监测领域,它还可以作为气体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这项技术在医疗健康监测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通过集成到可穿戴设备中,它可以实时监测人体的生理指标,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该技术还有望应用于柔性显示屏等领域,为电子产品带来全新的形态和体验。

更多热门内容
小米SU7 Ultra纽北BTG圈速破7分10秒,雷军点赞,性能科技双剑合璧!
简单来说,BTG圈速是指在纽博格林北环赛道的特定路段——从Bilstein桥到大直道起点的Audi牌子这一段的圈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关注车辆的外观与品牌,更加重视其在性能和智能科技方面的表现。总之,小米S…

2025-09-11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创新高:SU7稳健增长,YU7暴增174%跻身销量前十​
小米汽车8月交付量再创历史新高。9月1日,小米汽车曾宣布8月交付量持续突破3万辆,但未透露具体数字。据乘联分会最新数据,小米汽车8月交付36,396辆,环比增长19.5%,同比增长177.6%。这也是继七月交…

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