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上海车展混动热潮涌现,纯电与混动未来谁主沉浮?

时间:2025-05-06 14:25:2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璀璨舞台上,混合动力技术犹如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了整个申城。其中,上汽大众发布的ID.ERA概念车尤为耀眼,这款全尺寸增程式SUV不仅基于大众集团的全球标准精心打造,更在CLTC综合续航上突破了1000公里大关,纯电续航能力也达到了350公里。这一举动,标志着大众对增程式技术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让人不禁想起大众中国前CEO冯思翰曾对增程式混动技术的贬低,如今大众却高调拥抱了中国市场的混动热潮。

混动技术为何突然成为“香饽饽”?答案或许在于市场的爆发与成本的优势。近年来,混动汽车市场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从2020年至2023年,中国混动汽车销量增长了整整10倍。到了2024年,混动汽车销量更是达到了725.2万辆,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40%,与纯电车型的份额日益接近。插混车型以其71%的市场份额占据主导地位,增程式车型则以16%的份额紧随其后,油电混动仅占13%。尤为引人注目的是,2024年混动车型在多个月份的单月销量已经超越了纯电车型,这一变化被视为混动崛起的标志性事件。

与此同时,混动技术的成本优势也愈发凸显。在纯电市场深陷价格战泥潭之际,混动车型的盈利能力却愈发强劲。比亚迪2024年的插混车型销量占比高达58.1%,助力品牌销量再创新高;理想汽车凭借增程式车型成功扭亏为盈;赛力斯的增程车型销量在2024年增长了182%,净利润高达59亿元。相比之下,纯电阵营中除特斯拉外,多数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

然而,混动技术的热潮并非没有争议。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在车展期间提出了“增程式并非成本洼地”的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他指出,与同级别的增程车相比,一套增程相关的零部件纯采购成本可能高达两万多元,如果生产100万台车,成本将高达200多亿元。尽管秦力洪的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回避了纯电车型大容量电池包的高昂成本,但也揭示了车企选择混动的另一深层逻辑:即通过技术组合满足差异化需求。

纯电与混动的对决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自2012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确立“纯电为主”的政策导向以来,市场格局在补贴退坡后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全面退出后,市场选择成为主导力量。混动车型凭借其“可油可电”的灵活性,在充电设施不足的三四线城市和北方市场迅速普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到2025年插混市场份额将达到40%,增程维持10%,纯电将回落至50%;到2030年,插混份额可能进一步升至50%,纯电降至40%。

然而,欧阳明高的预测并非没有变数。固态电池作为业界公认的“电动化终极解决方案”,其能量密度是液态电池的2-4倍,安全性大幅提升,且充电速度突破物理极限。若固态电池能在2027年量产装车,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将不复存在。宁德时代曾毓群坦言,尽管目前固态电池的技术成熟度仅为4分,但行业正在加速突破。固态电池无疑成为悬在混动技术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这一技术变量可能让欧阳明高的预测面临重大调整。

更多热门内容
阿里云AI原生技术全解析:架构升级、运维革新与多行业落地实践
本资料聚焦阿里云在 “云原生向 AI 原生演进” 领域的核心技术、产品方案与行业实践,覆盖 AI原生架构、可观测与智能运维(AIOps)、Serverless 技术、AI 中间件及多行业落地案例,系统呈现 …

2025-10-08

日本“美女仿生机器人”引热议:拟真技术惊艳,婚恋替代争议与现实困境并存
他带领团队研发的美女仿生机器人,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机器人的认知:不仅能根据需求自定义年龄设定,从二十岁的青春活力到四十岁的优雅从容,外观风格可精准调整;更难得的是其“人性化” 表现 —— 既能流畅切换日语与英…

2025-10-08

高通收购Arduino拓展机器人版图,借力创客生态推动芯片商业化
随着机器人及其他设备对人工智能(AI)所需的高性能芯片需求日益增长,高通希望借助 Arduino,在初创企业和制造商群体中赢得信任并树立认可度。其竞争对手英伟达(Nvidia)则推出了机器人芯片开发套件,开…

2025-10-08

高通收购Arduino布局机器人与物联网,新开发板Uno Q助力AI应用发展
IT之家 10 月 7 日消息,当地时间周二,高通宣布收购意大利开源硬件和软件公司Arduino,以进一步深入机器人与物联网开发生态,加速其在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AI)领域的开发者战略布局。 高通表示,A…

2025-10-08

特斯拉“擎天柱”学中国功夫,AI驱动下人形机器人迈向智能交互新阶段
马斯克发布的视频显示,擎天柱正与专业人士学习功夫,它展示了用于自卫的武术技巧。而2025年10月的这段功夫视频,则展示了它在前沿的环境感知和实时决策能力上的突破。 在开发“擎天柱”时,特斯拉研发团队设计了…

2025-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