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科研团队新突破:锂离子电池“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守护安全延寿

时间:2025-05-09 20:37:2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

在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前沿探索中,一项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创新技术——“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近日在国际权威期刊《国家科学评论》上发布,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监测与寿命延长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核心动力源,其性能的优化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重点。然而,锂枝晶的生长和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的增厚,这两大难题如同悬在电池安全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重威胁着电池的使用安全和循环寿命。传统的监测手段,诸如植入式光纤监测和柔性压力传感器,虽有其效用,却因系统复杂、光纤易损、在电解液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不足等局限性,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针对这一挑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体式离电传感技术,该技术巧妙地利用电池自身的电解液和材料,构建了一个无需额外封装的传感界面,实现了对电池内部压力的高精度监测。这一技术的诞生,不仅规避了传统监测方法中因材料不匹配导致的性能问题,还极大地提高了传感器在腐蚀性电解液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

该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的兼容性、强大的稳定性和精准的监测能力。它不仅能够与电池材料完美融合,避免了性能上的冲突,还能在电池内部稳定工作超过一个月,展现出了卓越的长期稳定性。更重要的是,该技术对帕级别的膨胀力变化极为敏感,能够精准捕捉到锂枝晶不可逆沉积和SEI膜增厚导致的压力累积,为电池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了验证该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通过监测压力曲线的不对称性和峰值变化,该技术能够准确地捕捉到锂枝晶生长和SEI膜增厚的过程。在充放电循环400周的加速老化实验中,研究人员记录了因SEI层增厚和锂枝晶生长导致的压力累积,发现这些压力变化与电池容量的衰减趋势高度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在电池内部状态监测方面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为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电池的寿命评估和维护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望进一步提升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热门内容
可控核聚变与人形机器人双赛道:解析6家技术领先企业的核心优势
二者技术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机器人可替代人类完成核聚变装置的高危操作(如辐射环境检修),提升实验安全性;聚变能源的高效供给则为机器人提供持久动力支持。 可控核聚变领域:深度参与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2025-10-13

人形机器人租赁热潮持续,从舞台表演到多元场景应用全面开花
“国庆中秋假期前,咨询机器人租赁的客户明显增多,但我们公司所有机器人和机器狗设备早在几个月前就已被预订一空,其中不少是老客户。”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机器人表演通过旅游景区、节庆等多样化场景展示,…

2025-10-13

高通×中国移动:AI与连接技术共舞,绘就万物智能无缝连接新蓝图
此外,面壁智能与高通合作在第五代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落地新一代基于 MiniCPM-4V 多模态大模型的 GUl Agent 智能体技术也在大会展台亮相,这是一款能“看懂”屏幕并执行操作的智能体,能够跳…

2025-10-13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崛起:12家核心供应商深度解析与投资展望
技术壁垒:精密减速器、灵巧手模组、丝杠等核心部件国产替代能力产能匹配:2026年百万台产能规划下的量产保障能力业务协同:汽车电子业务与机器人业务的协同效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12家核心供应商深度解析 特斯拉…

2025-10-13

2025-2030固态电池爆发前夜:全产业链剖析,技术、市场与投资方向全解读
已交付全球首条车规级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能适配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等多种电解质,2025 年还和宁德时代签了固态电池技术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在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全链条优势:2025 年中国固态电池产能占比约…

202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