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预计到2025年,这一领域的人才缺口将达到百万级别。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智能驾驶工程师的供需比例仅为0.38,显示出该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高度需求与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长安汽车作为行业内的代表性企业,已经提前布局,制定了针对2026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计划。该企业计划加大在智能化、新能源、软件等核心领域的技术人才引进力度,预计招聘规模将提升30%以上,并与超过20所相关专业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以期缓解人才短缺的压力。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据数据显示,到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140万辆,但相应的维修企业数量却不足2万家,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更是不足10万人。随着新能源车辆数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过保车辆预计今年将达到350万辆,维修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
尽管不少4S店和维修厂开出了高薪,但新能源汽车维修领域仍然面临着严重的“用工荒”。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维修需要从业者掌握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电安全操作等核心技术,并熟练使用智能诊断设备,这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维修来说,对技术要求更高,且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维修人员的薪资水平也普遍高于传统燃油车维修。据某汽车售后平台新能源商业负责人透露,过去燃油车技工的月薪普遍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而新能源汽车技工的月薪则可以达到8000元至15000元,甚至在一些一线城市,月薪更是高达20000元。这一薪资水平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