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AI金融转型:在安全与效率间寻找平衡点

时间:2025-08-04 03:05:32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上海近日举办了一场聚焦AI金融的沙龙,汇聚了来自金融机构、企业及学界的众多高管与学者,共同探讨AI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如何从安全底线出发,寻找转型的新机遇。

随着生成式AI在金融行业的深度渗透,效率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行业生态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然而,这场技术驱动的变革背后,安全、稳健与信任的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无法回避的挑战。

在沙龙上,西街传媒总经理王海岩指出,金融转型面临的核心挑战之一是信息不对称,而财经媒体通过深度报道、数据分析和实时解读,正在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力量。他强调,财经内容生产的纵深化和传播形式的多元化,是构建财经领域传播影响力的两大特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潘晓俊则从AI在金融领域的机遇与方向进行了阐述。他认为,AI应围绕“降本增效”展开,通过替代重复性工作降低人力成本,同时优化风控模型提升产品竞争力。他呼吁市场需要更多务实的应用,而非泛泛的技术宣传。

中诚信信用分析(北京)有限公司信评总监曹闰则强调了AI在金融领域的“准”比“通”更重要。他指出,尽管AI时代个人需求呼声高涨,但要将AI的基础能力转化为更精准的知识点,需要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他透露,公司正在开发针对舆情场景的AI功能,旨在提升舆情分析的质量。

上海普兰金融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刘如祥分享了公司在AI领域的探索经验。他们围绕票据场景开发了50项AI相关应用功能,其中6个核心业务场景的智能工具机器人已投产并持续验证效果。他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迭代产品,深化票据场景的AI应用。

沙龙现场

在沙龙上,多位嘉宾还就AI应用中的风险问题进行了讨论。潘晓俊指出,当前AI应用面临自身稳定性和“幻觉”等风险,需要严控其能力边界。晓花(上海)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CTO吴淏则表示,应使用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将AI的语言能力限制在可控、可信的知识范围内,并通过精细化Prompt和质检机制确保输出结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数智专家王琦媛则强调了AI在金融应用中的合规与安全问题。她表示,如何在保障合规与安全的前提下,更广泛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创新,是当前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

沙龙上还举行了金融新质观察团的授证仪式,多位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成为观察团的一员。他们将就“AI算法备案时代的金融合规路径”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企业探访、沙龙座谈等形式,挖掘新技术、新项目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实践故事。

此次沙龙不仅为金融业界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只有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才能充分释放AI技术的潜力,推动金融行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