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在历经数年的飞速扩张后,于2025年步入了由流量驱动向价值深耕转变的关键时期。流量红利逐渐消退,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迫使行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精细化运营转型。与此同时,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变革和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让“破局”与“共生”成为了电商行业前行的两大关键词。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电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从助力偏远地区的农产品走向全国市场,到赋能传统制造业,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从推动跨境贸易的便利化,让“中国制造”更加高效地触达全球消费者,到催生大量新职业,电商正以更加普惠的姿态,深度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
近期,一场以“2025电商破局:穿越流量红海,构建共赢生态”为主题的闭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讨论,聚焦新消费趋势、技术创新、平台责任及产业生态构建等核心议题,为电商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视角和宝贵建议。其中,拼多多推出的“千亿扶持”计划备受瞩目,该计划通过服务升级和技术赋能,带动商家发展,构建商家、消费者和平台三方共赢的生态。
当前,电商行业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流量红利消退、竞争加剧成为行业共识。然而,电商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2%,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6万亿元,同比增长8.5%,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服务消费在线化趋势明显。
在消费端,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体验与情感价值,尤其是Z世代,他们通过社交平台获取产品信息,重视个性化消费场景。例如,一些扫地机品牌通过展示清理宠物毛发的场景,精准触达养宠人群;泡泡玛特的LABUBU系列则凭借情感价值成为热销产品。国研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指出,在过剩经济背景下,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的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平台需基于这一认知调整战略布局。
技术创新为电商行业的升级提供了底层支撑。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有望重塑物流体系,无人机配送若实现规模化应用,将极大提升生鲜配送效率。3D打印、AR试穿等技术则能缩短新品研发周期,助力首发经济发展。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副秘书长胡麒牧认为,电商竞争正回归本原,核心在于提供优质产品与服务。电商平台应聚焦售后服务、物流效率、成本控制、生态构建和模式创新,以应对流量瓶颈下的增长挑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商平台正从流量运营转向价值运营,通过优化平台规则、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技术赋能等方式,构建健康、可持续的平台生态。拼多多的“千亿扶持”计划在带动中小商家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计划通过减免技术服务费、提供广告补贴等方式,直接降低商家运营成本,助力商家提升盈利能力。同时,平台利用大数据识别优质商家,提供资金、物流等多维度支持,帮助其提升研发能力与经营效率。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强调,电商的价值在于创造新增量。他举例说明,电商解决了南方水果外销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让过去滞销的农产品实现全国流通,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赢。他认为,未来电商的“贸易创造”效应将超过“贸易转移”,线上线下双向融合将成为新趋势。
在流量成本高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平台对商家的扶持成为构建共赢生态的关键。拼多多通过“千亿扶持”计划,一方面利用平台优势为商家创新赋能,另一方面不断降低商家经营成本,成功打造了商家、消费者和平台三方共赢的生态。同时,平台还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建立常态化商家沟通机制,平衡大小商家权益,让商家对规则变化有预期、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