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界的焦点聚集在苹果一项新公布的屏幕专利上。该专利揭示了一种革命性的技术,能够利用电脑屏幕内置的传感器来追踪用户位置,并据此动态调整屏幕的曲率,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交互体验。
据悉,这项专利背后有四位发明人的智慧结晶,其中一位是Danny L. McBroom,他曾在2019款Mac Pro电脑的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专利文件中详尽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屏幕内置的传感器能够精准捕捉用户的位置和距离信息,并结合用户的应用使用情况和视角,智能调整屏幕的弯曲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智能屏幕展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当用户正面面对屏幕进行打字或处理表格等办公任务时,屏幕会自动调整为平面或轻微弯曲,确保工作内容的清晰度和可读性。而当用户远离屏幕,沉浸在游戏或视频娱乐中时,屏幕则会转换成适合娱乐的曲面形态,带来更为沉浸的视觉享受。
专利还提到,应用程序也能决定屏幕的形态。例如,在苹果TV+和微软Word之间切换时,屏幕会自动优化显示模式,从曲面转变为平面,以适应不同应用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专利还引入了“展开”和“收纳”两种屏幕形态的概念。展开状态下,屏幕提供更为宽广的视野,非常适合办公场景。而收纳状态下,屏幕则通过弯曲或折叠缩小体积,虽然形态变化,但仍能保持显示功能,为用户带来便捷。
关于这项专利的具体应用产品,目前尚不得而知。苹果在专利插图中展示的显示器形态颇具特色,引发了不少猜测。有观点认为,这项专利最有可能应用于iMac,但插图中的屏幕底座形态又与Studio Display相似,屏幕边框则与苹果与LG联合推出的UltraFine 5K显示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苹果在专利中提到的“弯曲”和“储藏”特性,暗示着这种屏幕可能并不适合挂墙使用。然而,缩小比例后,这种屏幕技术未来或许能应用于智能家居中控设备,甚至是带有屏幕的HomePod,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家居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