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高星酒店拍卖遇寒冬:上半年78家流拍,市场博弈背后的生存挑战

时间:2025-08-04 19:10:34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高星酒店行业的拍卖风波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上半年共有94家亿元级高星酒店被推上拍卖台,然而成交的仅有6家,其余78家均流拍,这一数据无疑为高星酒店行业敲响了一记警钟。

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高星酒店,如今却面临着被拍卖的命运,不禁让人好奇,它们究竟经历了什么?在这些酒店的拍卖名单中,不乏曾经的“顶流”,如成都希顿国际酒店、绍兴富丽华大酒店等,这些酒店曾以其黄金区位、顶级设计和辉煌历史成为城市的名片。然而,短短几年间,它们却从地标变成了拍品。

高星酒店走向拍卖台的原因复杂多样。首先,供需不平衡是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新酒店的不断涌现,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愈发凸显。据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新开业酒店数量高达1468家,而消费者的旅游出行意愿虽然高涨,但人均旅游消费却初显回落,更加注重质价比。年轻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性价比高的中高端酒店,而非价格高昂的老旧高星酒店。

其次,高星酒店的“出身”问题也是导致其走向拍卖的原因之一。许多高星酒店原本是地产商拿地的“配套”,并非为了盈利而生。当地产母公司资金链断裂时,这些酒店就成了抵债的工具。例如,惠州凯宾斯基酒店因开发商欠贷而被拍卖,起拍价从10.4亿元降至1.456亿元才成交,成为债务压垮酒店的典型。

经营过程中的盲目扩张或抱残守旧也是导致高星酒店拍卖的重要原因。一些酒店为了追求规模扩张,不惜高负债收购,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流拍;而另一些酒店则因设施陈旧、服务僵化,却无力翻新,逐渐被市场淘汰。

在拍卖过程中,高星酒店的流拍率超过80%,这背后是买家对风险与价值的精准算计。许多买家在竞拍时,会根据酒店的建造价格、市场行情以及未来盈利预期等综合因素来衡量价格。一些酒店虽然经过多次降价,但买家仍认为价格与酒店的实际价值和潜在收益不匹配,因此选择不参与竞拍。

一些酒店存在的潜在风险也加深了买家的顾虑。部分待拍卖酒店可能存在债务纠纷、法律诉讼或产权瑕疵等问题,买家在竞拍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即使了解了状况,买家仍可能担心后续会出现产权纠纷或其他潜在债务问题,从而影响购买意愿。

然而,在这波拍卖潮中,仍有6家高星酒店成功成交。这些酒店多具备“低价+低风险”的特征,如成都希顿国际酒店,虽然经历了拍卖,但其地理位置和品牌基础仍在,降价后性价比凸显,最终吸引了买家入局。

高星酒店的拍卖潮不仅是对旧模式的清算,更是对市场的一次警醒。区位和硬件不再是“免死金牌”,只有能持续创造价值的酒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未来,那些能够平衡品质与成本、精准对接需求的酒店,将在行业调整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