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数据揭示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机器人50ETF(代码159559)自今年上线以来,迅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特别是在7月16日正式推出后,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其跟投人数已远超券商ETF和军工龙头ETF,成为今年以来最受欢迎的ETF网格之一。
这一热潮背后,反映出投资者对机器人行业的浓厚兴趣与高度期待。不少投资者迫切希望通过机器人50ETF这一投资工具,把握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增长潜力。那么,机器人行业的投资逻辑究竟何在?
从历史经验来看,机器人行业当前的状况与20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当年,特斯拉凭借Model S的推出,成功引领了全球电动车热潮,并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今,市场普遍期待特斯拉的Optimus V3(擎天柱3)能够再次引发机器人行业的变革。马斯克曾预言,Optimus V3的敏捷性将接近人类,这无疑将加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
然而,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同的是,如今的机器人行业已经拥有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如宇树、智元等,这些企业在多年的积累中,已经具备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同时,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大量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技术水平都能够满足机器人主机厂的需求。
尽管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业绩尚未完全兑现,但其在比较优势方面已经超越了2012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机器人行业的PE估值高达73倍,显得较为高昂。这主要是因为机器人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大量订单尚未落地,上市公司利润有限。
那么,机器人行业的后续行情将如何演绎?关键在于订单的增长。订单的持续增长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机器人型号的持续更新能否带来更多市场需求;二是应用场景的增加能否激发新的订单潜力。近期,无人机“蜂群”、机器“狼群”协同作战演习的报道,就展示了应用场景拓展对机器人订单增长的潜在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但市场往往高估短期表现而低估长期发展。随着利好消息的不断释放,机器人行业的估值可能会被炒高至难以理解的水平。然而,任何行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挫折时,高估值叠加短期景气度下行,股价可能会大幅下跌。
面对这一局面,投资者应保持冷静,既要抓住跌下来的买入机会,也要在涨上去时果断卖出。机器人50ETF网格策略或许无法帮助投资者获得最大收益,但其严格执行“低买高卖”的原则,却能有效解决投资者的买入和卖出时机问题。
市场还传来其他利好消息。高德红外近期披露了多笔订单合同,总金额近20亿元,这对于公司2024年27亿元的营业收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振。同时,豪威集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9%~50%,主要得益于图像传感器产品在智能驾驶等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网格交易的效果,以下是佐罗统计的网格交易记录。从记录中可以看出,网格交易在捕捉市场波动、实现稳健收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