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华帝股份内斗十年终落幕,潘氏家族全面掌权,厨电巨头未来何去何从?

时间:2025-08-05 13:30:38来源:数智研究社编辑:快讯团队

在华帝股份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一段被誉为“厨电第一股”的辉煌时期,但这一切在长达十一年的内部纷争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久前,一场临时股东会悄然落下帷幕,潘氏家族成员在华帝股份新董事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标志着这家企业正式步入了“潘氏时代”。与此同时,公司章程中的一项重要条款——“创始人亲属不得担任高管”被悄然删除,彻底颠覆了由“华帝七君子”定下的“不许亲戚进厂”的传统规矩。

这场旷日持久的内部斗争,不仅让华帝股份元气大伤,更使其在高速发展的厨电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曾经与方太、老板电器并肩作战的“方老华”三剑客,如今华帝股份已被远远甩在了身后。当老板电器在2024年营收突破112亿元大关时,华帝股份的营收仅为63.72亿元,不足对手的一半。那个曾经雄心勃勃的“双百亿”目标,如今已鲜有人再提起。

华帝股份的前身,是1992年由黄文枝、邓新华、黄启均、李家康、关锡源、杨建辉以及潘权枝(潘叶江之父)七位创始人联手创立的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他们立下了“君子协定”,股权均分、投票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并立下“不许亲戚进厂”的铁律。然而,这一切在2012年开始出现裂痕,随着黄文枝成为唯一实控人,潘氏家族通过收购百得厨卫逐步增强了在华帝股份中的话语权。

潘氏家族的崛起之路,充满了权力交接与纷争。2013年,潘权枝之子潘叶江出任副董事长,标志着潘氏家族正式进入管理层。随后的几年里,通过股权转让、董事会选举等一系列操作,潘叶江逐渐掌握了华帝股份的最高话语权。2015年,在黄文枝退休前夕,潘叶江利用公司经营下滑的困境,突然提出罢免黄文枝董事长一职的提案,并最终成功上位。

潘叶江掌舵华帝股份后,业绩波动不断。他刚上任时,华帝股份营收已突破37亿元,净利润达到2亿元。他满怀信心地提出了“双百亿”目标,并升级为“三年百亿、五年做第一、六年两百亿”的宏伟蓝图。然而,随着内部斗争的持续,华帝股份的业绩开始动荡下滑。2018年,尽管华帝股份凭借法国队夺冠的营销事件赚足了风头,但随后却因经销商跑路事件导致营销活动烂尾。

内斗的阴影不仅笼罩在企业治理层面,更深刻影响了华帝股份的战略实施和市场拓展。频繁的换帅和营销体系调整让经销商信心不足,甚至有经销商转投竞争对手。潘叶江掌舵十年间,华帝股份更换了四任总经理,营销体系更是调整了七次。这种动荡不仅削弱了华帝股份的市场竞争力,更让其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在战略层面,华帝股份的转型也显得迟缓且效果不佳。面对高端化、智能化的厨电行业趋势,华帝股份在线上转型和高端化升级上均表现不佳。线下渠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消费者对华帝股份的品牌认知度低,甚至认为它是二三线品牌。在产品结构上,华帝股份依然固守传统厨电市场,而新兴厨电品类的占比不足。这与华帝股份“时尚科学厨电”的品牌定位大相径庭。

如今,华帝股份已正式步入“潘氏时代”。然而,外部挑战依然严峻。厨电行业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留给华帝追赶的时间已然不多。如何在家族控股与专业治理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聚焦优势领域并实现真正的高端化、数字化转型?这将是潘叶江未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