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割草机器人领域,一个新兴的创新力量正在崭露头角,这便是纵贯创新。2022年,前大疆员工陈逸奇在寻找创业方向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领域的潜力,尤其是在北美市场。
北美市场,相较于欧洲,对智能割草机器人的需求更为迫切。传统割草机在智能化升级上相对滞后,而用户对高效便捷的割草工具需求却日益增长。据Statista报告显示,全球约2.5亿个庭院花园中,美国占据了40%的市场,拥有1亿个庭院。这一庞大的市场规模,加上用户对自动化工具的渴求,为纵贯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北美市场的挑战同样显著。由于庭院面积普遍较大,且地形复杂,加上用户对“大即是美”的偏好,使得小型自动化设备难以满足需求。纵贯创新因此选择了半自动化方案作为切入点,通过配备用户可控的遥控器,让操作更贴合用户习惯,同时提供辅助驾驶功能,降低操作门槛。在此基础上,纵贯创新将硬件性能作为核心突破点,优先解决切割、脱困等基础功能痛点。
这一差异化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纵贯创新的Mowrator S1遥控智能割草机在Kickstarter上筹集了百万美金,并在3个月内全部交付。截至目前,累计出货量已达数千台,成为少有的稳定批量发货并实现盈利的玩家之一。
陈逸奇表示,纵贯创新从一开始就避开了内卷严重的欧洲市场,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北美市场。在他看来,跳出依赖供应链成本优势、内卷生产制造的传统路径,转向微笑曲线两端,聚焦产品定义、研发与品牌建设,是新一代创业者的转型逻辑。他说:“我们这一代创业者更注重以技术理解消费者需求,通过创造新价值获得合理利润,再反哺研发迭代,形成正向循环。”
纵贯创新的产品设计也充分考虑了北美用户的需求。Mowrator S1采用了21英寸刀盘,这一参数直接决定了机器的外形、重量及核心性能。同时,针对北美复杂的地形,纵贯创新采用了四轮底盘设计,动力输出与抓地性能更强,能轻松应对坑洼、碎石等复杂地形。Mowrator S1还具备38度斜坡作业能力,并将推出支持45度斜坡作业的新轮胎配件。
在功能体验上,Mowrator S1也实现了差异化。除了割草功能外,还能清扫落叶,对于扫雪等低频需求也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后续,纵贯创新还将增加处理庭院垃圾、修剪花草树枝等更多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上,纵贯创新也有明确的方法论。尽管初期没有现成的供应链资源,但纵贯创新选择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作为首选,如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的供应商。这类企业的生产标准、品控能力和交付稳定性经过了高要求场景的验证,合作可靠性更强。
在成本控制上,纵贯创新注重“设计先行”。在产品初期就考虑各类场景,包括失效场景,通过正向分析制定解决方案。在Mowrator S1和正研发的第二代全自动产品定型前,就已经完成供应链的匹配与验证,有效规避了交付延迟、良品率低等问题。
对于未来,纵贯创新有着清晰的迭代路径。第一代产品已经攻克了两大核心痛点:切割能力和脱困与爬坡能力。下一步,纵贯创新将聚焦“大脑”能力升级,让设备具备环境感知、定位与自主决策能力,实现从“受控操作”到“自主运行”的跨越。
在市场推广上,纵贯创新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线下渠道主要聚焦专业园林工具经销商,这类渠道对园林工具品类更了解,也更能精准触达目标用户。尽管海外线下经销商分成比例较高,但Mowrator S1的强差异化优势和足够的毛利率,使得纵贯创新在合作中拥有较大话语权。
在欧美市场,用户画像存在显著差异。欧洲用户年龄层整体偏高,对产品配件的需求更大。而北美市场则更看重高效便捷的割草工具。纵贯创新因此先聚焦C端用户,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吸引B端客户。
在用户洞察上,纵贯创新采用了“笨”方法——直接和用户聊天。技术、市场团队包括陈逸奇本人,都会定期到一线接触用户,实地调研。今年,纵贯创新还建立了用户群,用户会主动在群里提出需求,纵贯创新则据此开发产品并邀请用户测试反馈。
面对欧美用户的变化,纵贯创新选择了“走窄门”。当大家都聚焦欧洲市场时,纵贯创新选择深耕北美;当大家都扎堆做全自主方案时,纵贯创新先从遥控模式切入。这种差异化策略,让纵贯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