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ISC.AI 2025)盛大开幕,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多个权威机构及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联合主办。此次大会汇聚了众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互联网安全的未来。
360创始人周鸿祎在大会上发表演讲,直击要害地指出,尽管大模型的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仅凭大模型本身并不足够。他提到,大模型在企业应用中存在两大显著问题:一是推理能力不足,二是缺乏自主执行任务的能力。虽然推理能力在近一年内有了显著提升,但自主执行任务的问题依然严峻。周鸿祎形象地比喻,当前的大模型就像是没有“手和脚”的存在,无法直接“干活”,若AI的发展仅停留在大模型阶段,它只能被视为一种玩具,而非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周鸿祎进一步强调,大模型向智能体的进化是必然趋势。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并具备记忆能力,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闭环。智能体的核心在于其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利用大模型进行复杂任务规划的能力,这为解决当前大模型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可能。
周鸿祎在演讲中详细阐述了智能体的演进路径。L1级别的智能体,主要是聊天助手,擅长提供建议或情感陪伴,类似于GPTs,可以被视为“玩具级”智能体。L2级别的智能体则是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已经从“玩具”进化为“工具”,但仍需人类设置流程,AI负责执行任务。L3级别的智能体,即推理型智能体,已经能够自主规划并完成任务,就像是具有专业特长的员工,其单兵作战能力强大,但在面对跨领域复杂问题时,仍可能陷入瓶颈。
而L4级别的智能体,即多智能体蜂群,则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多个专家智能体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灵活组合,多层嵌套,分工协作。这种智能体蜂群采用纳米AI技术,实现了智能体间的记忆共享,解决了协同困境,确保了任务规划、协同执行和自我迭代的高效统一。在蜂群框架下,这些智能体能够组成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团队,完成如“一句话生成10分钟电影级大片”的超长复杂任务,效率惊人。
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智能体的红利,360集团近日发布了“智能体工厂”。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的L3智能体。不仅如此,这些L3智能体还能组合成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团队。这一举措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智能体在企业中的应用。
在网络安全领域,智能体正在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周鸿祎指出,当前企业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安全运营专家稀缺且培养周期长;另一方面,“智能体黑客”的出现使得攻防对抗进入了“机器对机器”的新阶段。单个黑客可以操控上百个智能体黑客,批量发起自动化攻击,这无疑加剧了网络战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360推出的安全智能体成为了破局的关键。安全智能体基于安全大模型,增添了“手和脚”,尤其是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能够复刻人类高级安全专家的能力,实现了安全能力的质的飞跃。
作为“第一家用智能体驱动安全的公司”,360正在推动全线产品的智能体化,致力于用安全智能体重塑数字安全。周鸿祎表示,安全是数字化的底座,AI是数字化的顶峰。360将继续坚持“安全+AI”的双主线发展策略,用安全守护时代,用AI定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