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在开源人工智能(AI)领域的应对策略备受瞩目,一项名为“ATOM计划”的新战略正紧锣密鼓地推进。该计划旨在重塑美国在开源AI领域的领导地位,核心措施是成立一家以美国为基地的非营利性AI研究机构,致力于开发开放且全球共享的AI模型。
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已经赢得了包括比尔•格利、克莱蒙•德拉昂和克里斯•曼宁等在内的多位业界巨头的支持。据悉,这家实验室将装备超过一万块顶级GPU,为大规模AI模型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硬件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ATOM计划”的出台,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在开源AI领域快速崛起的回应。特别是阿里巴巴推出的“通义千问”系列大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日益增强。数据显示,通义千问凭借其强大的性能和免费开放的特点,已成为众多AI开发者的首选。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球性能最强的前15个AI大模型中,仅有5个为开源模型,且全部由中国企业开发。今年7月,中国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在内,发布了四个领先的开源AI模型,而美国同期则未有同类成果问世,这进一步凸显了美国在开源AI生态建设上的短板。
“ATOM计划”的倡导者内森•兰伯特强调,美国必须迅速行动,否则将在开源AI领域陷入落后。他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和资金支持,而非技术和人才匮乏。
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ATOM计划”不能成功实施,美国不仅在开源AI领域可能持续落后,更将面临丧失对全球AI技术发展方向话语权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