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X会员店近日正式宣布其在国内的最后一家门店——上海森兰店将于8月31日关闭。这一决定标志着盒马X会员店业务的全面撤退,森兰店作为其首家门店,以这样的方式结束,颇具象征意义。
回溯至2020年10月,森兰店开业时,盒马CEO侯毅曾豪言要与Costco、山姆正面竞争,以此快速提升自身能力。然而,三年激战下来,盒马X会员店仅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开设了十家门店,与山姆的五十六家门店相比,差距显著。营收规模上,盒马生鲜、NB业务和X会员店的总和勉强与山姆相当,但X会员店的单独表现远未达预期。
2023年,盒马X会员店发起“移山价”价格战,试图与山姆一较高下,引发市场关注。但这场战役并未带来预期中的胜利,反而暴露了盒马X会员店的诸多短板。2024年3月,侯毅卸任盒马CEO,由严筱磊接任,这一人事变动不仅是管理层的世代交替,更是盒马业务线大调整的信号。在此背景下,盒马X会员店快速收缩,最终黯然离场。
盒马X会员店的失败,并非偶然。其内在原因主要在于与阿里大生态的格格不入。阿里擅长线上业务,而高端会员制超市则更侧重于线下体验和服务。盒马X会员店在阿里的电商生态中显得格格不入,难以发挥线上优势。同时,自有品牌经营能力不足、供应链效率低下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发展。
在与山姆的竞争中,盒马X会员店的后发劣势尤为明显。山姆作为老牌仓储一体式会员制超市,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业态的理解以及成本-收益的经济核算都更为成熟。而盒马X会员店在价格战中的自相矛盾、服务细节的缺失以及门店选址的失误,都使其在与山姆的竞争中处于下风。
山姆在应对盒马X会员店的挑战时,表现得更为老练。面对“移山价”价格战,山姆并未急于跟进,而是采取了一种矜持的应对策略。同时,山姆在服务质量上加大了投入,提高了线上业务力度和配送效率,赢得了高端消费群体的青睐。相比之下,盒马X会员店在价格战和服务质量上均未取得明显优势。
盒马X会员店的退出,不仅是业务收缩的体现,更是阿里集团业务布局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在当前消费降级、新中产人群流失的市场环境下,盒马X会员店的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相比之下,盒马生鲜作为线上业务的线下延伸,发展更为顺利。因此,盒马乃至阿里集团未来的方向可能将更多地聚焦于线上业务。
盒马X会员店的离场,虽然令人惋惜,但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企业经营需要审时度势,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必要时做出果断决策。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过紧日子”已成为常态,企业需要有做生不如做熟的谨慎心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