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车体验的传统战场上,价格谈判往往是消费者难以避免的一环。然而,一汽-大众推出的全新揽境却打破了这一常规,以“一口价”策略,直接将价格定在约26万元,这一价格不仅比预售价格低了3万元,甚至略低于老款车型的市场终端价。这一举措,让人看到了传统车企在销售模式上的大胆革新。
一汽-大众此番借鉴了新能源车企的直营模式来销售燃油车,这一转变颇为引人注目。在直营模式下,消费者直接付款给厂家,经销商的角色转变为服务提供者。一汽-大众为此组建了一个50人的团队,提前三个月进行集训,以确保这一新模式的顺利实施。这一流程,与新势力造车企业的操作模式如出一辙。
直营模式的核心在于定价权的转移。在这一模式下,经销商失去了对价格的操作空间,这标志着4S店与主机厂之间长达二十余年的利润分配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厂家以“省心”为名,将定价权完全收回,使得传统燃油车也能摆脱价格的迷雾,实现价格的透明化。
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一变革旨在重构用户对燃油车的认知。当新能源用户已经习惯了透明的价格体系时,燃油车用户为何还要忍受繁琐的议价过程?一汽-大众此举,实质上是在将燃油车置于新能源消费者的评价体系中进行竞争,试图在用户体验层面实现油与电的高度对齐。
全新揽境作为一汽-大众对抗新能源车型的核心武器,其主打的是“不妥协”的理念。当新势力车企标榜颠覆时,一汽-大众却在强调燃油技术的成熟与稳定价值。在空间、续航以及油耗与动力平衡等方面,揽境都展现出了燃油车的独特优势。
在空间方面,揽境的大空间优势直接暴露了新能源车型的硬伤。由于底盘电池侵占垂直高度,新能源车型在空间表现上往往不如燃油车。而在北方冬季,新能源车型的续航打折问题更是凸显,而燃油车则无需担心这一问题,其机械结构的耐寒性已经经过了百年的验证。在油耗与动力平衡方面,揽境也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其综合效能已经逼近混动临界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一汽-大众还推出了“四终身”权益,包括终身免费基础保养、事故维修补偿以及整车与零部件终身质保等。这一组合拳直指新能源车型引以为傲的服务优势,展现出了传统车企在服务方面的追赶决心。
在智能化方面,一汽-大众也展现出了积极的姿态。虽然当前燃油车主对智能驾驶的接受度不一,但一汽-大众已经选择了提供选装方案,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全场景覆盖。与卓驭科技的合作更是表明了其快速补齐短板的决心。在电动化技术不再是唯一护城河的背景下,传统车企的体系优势开始显现。
一汽-大众为全新揽境配备直营模式与终身权益,实际上是在用新能源的武器来改造燃油车。这一变革不仅限于一款车型,更在于对整个燃油车价值链条的重塑。直营体系对经销商的改造、终身权益对服务标准的提升以及智能化方面的努力,都在为燃油车的反击积蓄力量。在这场油与电的战争中,传统巨头已经调转炮口,准备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