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交通部长兼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计划,旨在加速推进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进程。这项举措标志着达菲自今年担任代理局长以来,主导的首个重要项目正式启动。
NASA近期面临着多重困境,包括科研预算被削减、科研项目缩减以及人员裁减。尽管如此,该机构仍坚定地迈向月球核反应堆的建设目标。据透露,该计划旨在通过明确的时间表,确保在2030年前成功发射并部署一座100千瓦级的核反应堆。为此,NASA将在接下来的60天内广泛征询业界意见,并指定专门负责人统筹项目推进。
达菲强调,尽管太阳能在月球的某些关键位置具有潜力,但核裂变技术对于未来的深空探索任务至关重要。美国已在该领域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研发,并与能源部和工业界紧密合作,共同开发一套40千瓦级的月球表面核裂变发电系统,计划在本世纪30年代初部署于月球。
核裂变发电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稳定且持续的电力供应,不受月球和火星等极端环境条件的影响。这对于支持月球居住区、生命维持系统、科学实验以及采矿和燃料生产等工业操作至关重要。分析人士认为,美国加快建设月球核能系统,旨在为未来长期载人探月和火星探测任务奠定坚实的能源基础,并在全球太空竞赛中抢占先机。
然而,这一计划并非没有挑战。核能相关技术的难题亟待解决,包括核材料的着陆、稳定运行和废热管理等。如何确保将放射性物质安全地发射到月球,并获得相关特殊许可,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资金问题同样不容忽视,NASA原计划的“阿耳忒弥斯3号”载人登月任务已多次推迟,资金保障尚不明确。
在合作伙伴方面,NASA严重依赖私营企业实现登月目标。然而,目前尚无一家美国私营企业具备足够可靠的登月能力。尽管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被视为潜在选项之一,但在最近的测试中屡次遭遇爆炸,尚未达到安全标准。蓝色起源公司的“蓝月”着陆器也尚未投入使用,其可靠性仍待验证。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美国对于在月球上建设核反应堆的决心并未动摇。这一计划不仅关乎美国的太空探索未来,更将为全球太空事业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