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安全部通过其官方渠道披露了一起涉及境外间谍活动的重大案件,揭示了国际复杂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成为境外情报机构紧盯的目标。
据国家安全机关的调查,一些背景复杂的境外咨询公司打着“专业访谈”的旗号,实则大肆搜集我国高科技等重点产业领域的敏感信息。这些行为不仅威胁到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些咨询公司通过精准锁定我国高新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及研究机构,企图为境外势力制定遏制我国产业发展的政策提供关键信息支持。
一个具体案例是,某重点产业头部企业的前技术人员王某,在离职后频繁接受境内外咨询机构的所谓“专业访谈”,并透露了原就职企业的核心敏感信息,以此换取报酬。经深入调查,国家安全机关发现,一家背景复杂的境外咨询公司,通过其在华子公司,对王某原就职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咨询”。由于王某曾是该企业的重要技术人员,因此成为了被关注的对象。在高额咨询费用的诱惑下,王某未能坚守原则,泄露了关键信息。
国家安全机关在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行动,掌握了确凿证据,并果断采取措施,有效阻止了信息泄露的进一步扩大。王某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这些境外咨询公司的间谍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他们选择的时间节点往往非常敏感,通常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产品更新换代、面临制裁、订单大幅波动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报搜集。例如,在上述案例中,当该企业面临某国的制裁威胁时,相关的有偿咨询需求显著增加,背后正是境外势力为了精准制定制裁措施而进行的情报搜集。
其次,这些间谍活动的手段非常隐蔽。境外咨询公司通常会指示其在华子公司开展业务,或者通过层层转包的方式,委托国内咨询公司进行情报搜集。在咨询过程中,他们往往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现,通过访谈交流等形式,降低受咨询方的戒备心理。
最后,这些咨询公司的提问方式具有很强的诱导性。他们通常会从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入手,逐渐深入,通过层层诱导,套取目标企业的核心敏感信息。这种方式使得受咨询方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重要情报。
国家安全机关提醒,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企业和个人都应提高警惕,加强信息安全防护,防止敏感信息被泄露。同时,对于任何可疑的咨询活动,都应保持高度警觉,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