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省的重点社会事业类项目中,苏颂天文馆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安装外立面幕墙骨架,预计在下个月内完成这一关键步骤。该项目预计将于明年5月正式竣工验收,届时将成为同翔高新城乃至整个厦门的新地标。
苏颂天文馆的设计灵感源自于天文气象中的土星光环,整体造型犹如三片绽放的花瓣包裹着一个球状天象厅。从空中俯瞰,项目建筑群仿佛厦门市花三角梅的平面形态,其中D馆的球状天象厅象征着“星”,而飘带则代表着“环”,施工完成后将形成环绕天象厅的独特视觉效果。
目前,苏颂天文馆的主体结构、钢结构、墙面抹灰以及屋面砖铺贴工作均已完成。工人们正致力于机电安装和外立面幕墙骨架的安装。据厦门火炬集团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徐航介绍,苏颂天文馆采用了“莫比乌斯环+悬浮星球”的设计理念,这一设计使得建筑构造复杂,钢构造型弯曲,且对安装杆件的精度要求极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项目团队利用BIM模型配合红外3D扫描技术进行建模,提高了安装效率。
徐航进一步解释,项目团队对已施工的钢架结构主体进行了全方位的3D扫描,并利用点云技术逆向建模,从而精准控制了各类型幕墙加工杆件的精度。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确保了苏颂天文馆建设的顺利进行。
随着苏颂天文馆建设的不断推进,其功能和运营模式也逐渐浮出水面。据厦门科技馆介绍,作为苏颂天文馆二期工程的代建单位,他们计划将天文馆打造成一个集万象、无垠、生命、家园、远航五大主题展区于一体的科普基地。市民和游客将在这里体验到天文课程、观赏天文剧目以及参与天文观星等多种场景内容,享受沉浸式的展览体验。
苏颂天文馆的建设不仅将填补区域内的空白,还将与北京、上海的天文馆并列为国内三大天文科普基地。项目建成后,它将集天文科普传播、宇宙科学体验、科学文化交流和社会创新实践等功能于一体,成为推动科学普及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