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欧市场双重夹击,欧洲车企上半年财报惨淡

时间:2025-08-13 00:25:0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八月的到来,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公布了它们的年中财务报告,国内外车企的表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在国内市场,车企们捷报频传,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将目光转向海外,情况则大不相同。众多知名车企的利润大幅缩水,业绩惨淡。大众汽车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8.5%,宝马下滑29%,奔驰更是大幅下跌了55.8%,保时捷的情况更为严峻,利润下降了惊人的66.6%。尽管德国车企的利润受到了严重挤压,但好歹还保留了一些盈余。相比之下,法国车企的表现则更为糟糕,几乎是一败涂地。

在众多海外车企中,日产雷诺联盟的境遇尤为引人注目。雷诺集团虽然利润下滑了64.3%,但相对而言还算保持了一定的盈利能力。而日产汽车则陷入了严重的亏损,上半年亏损额高达1157.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后的同比下降幅度更是惊人,达到了505.3%。另一家法国车企斯特兰迪斯(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Jeep、玛莎拉蒂等品牌)的亏损情况更为严重,上半年亏损了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90亿元,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41.1%。

这些海外车企的财报无一不显得刺眼,尤其是考虑到它们深厚的资本背景。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车企的业绩如此糟糕呢?从财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中国市场的“不景气”,二是美国复杂的关税政策。

先来看看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以奔驰为例,今年上半年,奔驰在北美市场的交付量虽然同比下滑了6%,但还算相对稳定。然而,在其最大的市场——亚洲,尤其是中国,奔驰的交付量大幅下滑了16%,其中中国市场就下滑了19%,交付量为29.32万辆。显然,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是奔驰财报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销量下滑的背后,是传统燃油豪车在新能源浪潮中的逐渐失势。如今,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科技含量和环保性能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燃油车在这些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新能源车。在上半年的销量排行榜中,前三十名里只有奥迪A6L一款传统燃油车,还排在末尾的29位。如果加上“25万以上”的限制,A6L也仅排在第8位,而前排几乎全是新能源车型,特斯拉、小米、鸿蒙智行等品牌正在蚕食传统豪车的市场份额。

其实,欧洲车企并非没有意识到新能源车的重要性,甚至它们还是新能源车的先行者。然而,由于船大难掉头,这些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比如,宝马早在十多年前就推出了i3、i8等纯电动车型,奥迪也有E-tron等新能源产品,但由于定位不准确、价格过高等原因,这些车型并未能取得预期的市场效果。

在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挣扎的同时,美国市场的关税政策也给它们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今年4月,美国对进口汽车加收了25%的关税,这一政策不仅影响了特斯拉等本土车企,也让欧洲车企倍感压力。由于关税的增加,欧洲车企在美国市场的售价不得不大幅提高,导致销量下滑。而美国消费者则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稳定的日本车企产品。

在美国汽车市场上,日本车的销量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日本车企在美国的国产化率较高,受关税影响较小。比如,本田在美国的国产化率已经高达80%,丰田也接近60%。因此,即使在美国提高关税后,这些车企也能够维持原价或仅小幅提价,从而保持了市场竞争力。

面对中美市场的双重打击,欧洲车企的日子并不好过。除了大众之外,其他车企都不得不调低了年终的销量目标,甚至无法给出具体的预计。然而,尽管形势严峻,但欧洲车企并未放弃努力。它们正在积极调整战略,加大在新能源领域的投入,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中国市场,一些欧洲车企已经开始积极拥抱中国供应链,推出了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比如日产N7、大众ID.3等车型在当前的新车市场中都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而奔驰、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则继续押宝新材料、轴向电机、L4自动驾驶等前沿技术,等待下一次新能源技术的爆发。尽管这些车企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它们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现金储备,有着打持久战的底气。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