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应用市场中,一股新风潮正悄然兴起——AI陪伴应用正迅速捕获用户的心。根据应用情报权威机构Appfigures的最新数据揭示,除了诸如ChatGPT和Grok这样的明星产品,专门设计的AI“陪伴”类应用正经历着需求的井喷式增长。
2025年,全球范围内共有337款活跃且盈利的AI陪伴应用,其中新上线的就有128款。Appfigures的数据分析显示,仅上半年,这一细分市场就创造了8200万美元的收入,预计全年总收入将突破1.2亿美元大关。
AI陪伴应用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塑造人机交互体验。不同于传统的聊天机器人,这些应用通过高度拟人化的交互设计,让用户能够与自定义的角色进行对话,这些角色可以是朋友、恋人、甚至是幻想中的人物。Appfigures将这类应用定义为允许用户与预设或自创的合成角色进行互动,这些角色被精心打造,拥有鲜明的个性。
在这一领域,一些热门应用如Replika、Character.AI、PolyBuzz和Chai等,正引领着潮流。这些应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交互体验,还赢得了大量忠实用户。
从下载量来看,AI陪伴应用的表现同样抢眼。截至2025年7月,它们在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商店的全球下载量已经达到了2.2亿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上半年的下载量增长了88%,达到了6000万次。
在收入方面,AI陪伴应用同样表现出色。截至2025年7月,这些应用已经为全球用户带来了2.21亿美元的支出。与2024年同期相比,今年的收入增长了64%。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分配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排名前10%的应用占据了该类别89%的收入。约有10%(即33款)的应用的终身消费者支出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每次下载的收入价值也在大幅提升。从2024年的0.52美元增长到2025年迄今的1.18美元,增长了0.66美元。这一变化表明,用户对AI陪伴应用的付费意愿正在不断增强。
大型科技公司也纷纷加入这一市场。例如,xAI的Grok在7月份推出了AI陪伴功能,包括动漫风格的男女角色和一只尖刻的3D狐狸。而ChatGPT在升级到GPT-5后,许多用户对于与旧模型建立的情感联系的丧失表示遗憾,这凸显了用户对AI陪伴的深厚依赖。为了应对这些反馈以及对GPT-5性能的其他担忧,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暂时恢复了4o模型。
谷歌也不甘落后,去年通过挖角Character.ai的创始人诺姆·沙泽尔进入这一市场。尽管经历了人事变动,Character.ai应用依然稳健运营,拥有数千万的月活跃用户。
根据Appfigures的数据,最受用户欢迎的AI陪伴应用往往是那些面向寻求“AI女友”体验的用户。在当前市场上的活跃应用中,有17%的应用名称中包含了“女友”一词,相比之下,包含“男友”或“幻想”的应用名称仅占4%。动漫、灵魂伴侣、恋人等词汇的提及频率则相对较低。
Appfigures还指出,自2022年以来,可能有大量其他AI陪伴应用在应用商店上线,但由于在收入或下载量方面未能引起足够关注而被下架。然而,这些应用并未被纳入其分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