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宇树机器人“撞人逃逸”的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还成功吸引了国际目光。事件发生后,各种角度的视频和图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球网友纷纷加入讨论行列。
画面中,宇树机器人似乎并未在撞击发生后停下,而是继续前行,这一行为立即引发了公众对于机器人安全性的担忧。人们开始质疑,机器人是否已经超出了人类的控制范围,是否会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
然而,就在舆论一片哗然之际,宇树机器人在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它不仅在1500米项目中以6分34秒的成绩夺得冠军,还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一成绩虽然与人类世界纪录还有较大差距,但足以证明其在机器人领域的卓越实力。
然而,在这场看似荣耀的比赛中,宇树机器人的“撞人逃逸”事件却再次被提及。有网友调侃称,这或许是机器人的一种“凡尔赛”行为,但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事件背后的真相。
经过仔细分析,人们发现导致机器人撞人的“元凶”可能并非机器人本身,而是人类操作员。在撞击发生的前一刻,两名操作员正在交接遥控器,由于疏忽大意,未能及时发出避让指令,导致机器人与行人发生碰撞。
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有人表示,这完全是人类自身的失误,与机器人无关;也有人认为,机器人作为高科技产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同时,关于机器人比赛是否需要遥控的问题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据了解,由于机器人自身稳定性和环境感知能力的限制,目前许多机器人比赛仍然需要人工遥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机器人无法自主运动。例如,在本次比赛的亚军天工Ultra机器人就在赛跑时实现了无遥控自主运动。
宇树机器人创始人、CEO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宇树的H1机器人其实已经具备了不用遥控器的能力,但为了追求更高的速度,他们最终选择了遥控策略。同时,他也承认这种策略对于操作员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需要接力陪伴机器人完成比赛。
对于公众对于机器人“闯祸”的过度关注,王兴兴表示理解但也呼吁大家保持开放的心态。他认为,每个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都会伴随着起伏和挑战,我们应该给予它们更多的信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