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我国首个法律领域大模型“小包公”发布,推动AI+法学规模化应用

时间:2025-08-17 10:22:54来源:IT之家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广州迎来了第五届“小包公杯”大学生法律实证分析征文比赛的颁奖盛典。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法学界新兴力量的肯定,还见证了一项重要科技成果的发布——我国首个专注于法律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正式面世。

这款大模型由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的王燕玲教授团队倾力打造,并已经通过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算法备案。其独特的“通用大模型+专业垂直大模型”双引擎架构,实现了对2亿多份裁判文书和420多万部法律法规的深度整合。通过法律知识图谱与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的结合,该模型能够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排除非专业概念的干扰,精确匹配法律依据,为各类法律场景提供可靠且可追溯的答案。

与一般的通用大模型相比,“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拥有更为先进的学习机制。它能够根据实际应用的反馈,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确保回答的准确性始终与法律标准保持一致。这一特性,使得该模型在应对多变的法律环境时,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准确性。

此次发布活动还伴随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法学实验室建设的研讨会。与会专家指出,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缓解我国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特别是在西部地区,一些县域地区缺乏律师事务所,智能法律系统的出现,有望成为这些地区获取法律服务的重要途径。

王燕玲教授在研讨会上表示,随着“小包公法律内容大模型”的规模化、规范化应用,预计将在行政复议、检察监督、合同合规等多个关键法律领域发挥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我国法律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用化进程。

法律人工智能的普及,不仅将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还将为更多人群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支持,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迈向新的台阶。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