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科学家激光测月新突破:精准丈量宇宙,探索未知奥秘

时间:2025-08-17 21:46:0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浩瀚宇宙的探索征途中,人类对于精确测量太空距离、揭示宇宙未知奥秘的渴望从未停歇。近日,中国科学家在月球上实现了一项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利用激光,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遥的月球表面,成功定位了一个直径仅为10厘米的小型角反射器,并接收到了其反射回来的微弱激光信号。

这一壮举由中山大学天琴测距台站的科研团队完成。在8月13日的凌晨时分,他们精确地将激光束指向了月球表面的NGLR-1反射镜,并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成功捕捉到了数十组宝贵的激光回波信号。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全球少数几个能够完成此类高精度测量的国家行列,与法国、德国和美国并肩。

这些激光回波信号源自月球表面的一组角反射器,它们如同宇宙中的“标尺”,为科学家提供了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精确基准。中山大学天琴中心的林旭东教授解释说,通过地面观测站向月球表面的角反射器发射激光脉冲,并精确测量其往返传播的时间,科学家能够计算出地月之间的准确距离。

尽管类似的激光测月试验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但当时的反射器由多个反射单元拼接而成,易受月球周期性摆动的影响,导致测量精度受限。而新一代的月面角反射器则采用了孔径为10厘米的实心单体设计,虽然反射截面积更小、回波更弱、观测难度更大,但却实现了更高的测量精度。

在38万公里的地月距离上,找到一个直径仅为10厘米的目标,其难度无异于在航母甲板上寻找一粒细沙。激光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会遭受极大衰减,往返过程中发出的千亿光子,最终能返回地面的可能寥寥无几,且信号极其微弱。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科研团队凭借极其灵敏的单光子探测器,在复杂的噪声背景中精准捕捉到了这些微弱的信号,从而完成了这一史无前例的测量。

作为“天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科学家将继续收集反射器数据,积累高精度的地月测距信息,以深入研究引力、地月系统演化等科学问题,并为未来在太空进行引力波探测奠定坚实基础。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的雄厚实力,更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