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重卡补能新趋势:超充换电携手并进,共筑全场景应用基石

时间:2025-08-17 23:39:2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新能源重卡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今年上半年销量数据尤为亮眼。据统计,6月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到了18007辆,同比增长近200%,自3月份以来,月销量持续保持在1.5万辆以上,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中国重汽集团战略规划部副部长范志先分析指出,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84.7%,渗透率超过22%,已达到爆发的临界点。车百智库研究院院长师建华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2025年上半年重卡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20%,远超行业预期,电动化趋势明显。

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研究部总监吴喜庆同样看好新能源重卡的发展前景,他认为电动重卡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渗透率超过20%,预计明年将继续增长。吴喜庆还指出,新能源重卡的高速增长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策支持、企业优惠力度加大、制造成本下降、使用成本优势扩大、用户认知提升以及技术进步等。

然而,新能源重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钢厂、煤炭厂等资源运输及渣土环卫等中短途场景中,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可达30%-50%,但在重卡保有量最大的中长途干线物流场景中,新能源渗透率尚不足1%。续航焦虑、补能效率低下及网络稀疏成为制约新能源重卡向全场景扩展的关键因素。

师建华表示,单纯增加电池电量难以满足未来重卡续航和经济性要求,快速补能成为纯电重卡向全场景特别是长途重载场景扩展的瓶颈。这也给重卡大功率充电和快速换电带来了发展机遇。但目前重卡补能网络数量少、分布不合理、标准不健全,新建补能网络还面临占地广、投资大、电网负荷高等问题,需要多方合作共同解决。

面对补能困局,行业主流选择是超充和换电两种技术路线。然而,这两种技术路线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场景分化的互补选择。换电以“分钟级补能”效率著称,适用于短倒封闭场景及港口转运等对时效性要求高的固定线路;而超充/快充随着技术的发展,充电时间正大幅缩短,适用于市场覆盖面广、后期运营成本相对较低的场景。

中国电动重卡换电产业促进联盟秘书长李立国指出,换电服务速度最快,1.9分钟换电已成现实。而京能新能源总经理刘五洲则表示,2025年是MW超充的元年,京能新能源已经实现了320kW至MW级超充产品的布局。徐工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庄明兴也透露,徐工新能源联合华为推出了双枪2400A、1.44MW级充电方案,充电时间大大缩减。

范志先认为,干线需要速度,可选用超充;固定场景需要效率,可采用换电。两种技术路线双轨并行、场景分化。东风商用车专业总师宋宏贵也表示,从全生命周期成本和国家利益考量,换电结合快充能力可能是更优解。

在经济性和运营效率方面,李立国进行了详细测算。普通快充补能时间约为1-1.5小时,设备成本相对较低;超级快充补能时间约为30-60分钟,设备成本较高;兆瓦级充电补能时间约为15-20分钟,设备成本最高;换电补能时间为2-5分钟,单个设备投资成本适中。总体来看,各种补能方式各有优势,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因此,当前加速电动重卡推广的一个有效策略是构建兼容性强的共享能源基础设施网络,降低核心成本和系统投入。李立国设想建立一个充换超一体化重卡补能站,支持多种技术路线车型,用户可按需选择最优补能方式。该方案得到了多家企业的认可和支持。

然而,重卡补能网络建设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政策、标准与资源的多维协同。目前,重卡补能网络标准体系滞后,换电领域虽已有国标但执行不彻底,超充领域标准跟不上技术发展。同时,充换电站网络建设还面临着计量与安全追溯难题以及法规难题和审批问题。因此,行业呼吁政策、标准与资源能够多维协同,助力补能网络的建设。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