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华为赋能汽车圈,“含华量”成衡量新车热度新标尺

时间:2025-08-18 22:47:14来源:汽湃编辑:快讯团队

今夏,中国汽车市场的焦点并未落在价格战的硝烟之中,而是被一个既新颖又略带戏谑的词汇——“含华量”所占据。这一词汇,悄然间成为了衡量新车智能化水平的新标尺。

8月17日,东风猛士M817预售活动盛大开启,起售价定格于32.99万元。这款硬派SUV,因其几乎囊括了华为所能提供的全部智能化技术,而被誉为“华为元素最全的越野车”。预售仅半小时,订单量便迅速突破5000大关,彰显了市场对“含华量”的高度认可。

与此同时,市场上又传出了一则令人瞩目的消息:宝骏正与华为就合作事宜进行紧密磋商,未来或将推出一款定价在15万元级别的SUV,搭载鸿蒙座舱与乾崑智驾系统。此举无疑是将“华为智驾”推向了更为广阔的主流家庭市场,与猛士M817在高端市场的探索遥相呼应。

从问界的异军突起,到尚界的蓄势待发,再到猛士与宝骏的积极尝试,“含华量”已从一句玩笑话,逐步演变为衡量新车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这背后,是华为与车企合作模式的多样化与深入化。

华为的合作策略,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零部件供应,如屏幕、雷达、MDC计算平台等;进一步的“HI模式”,提供包括鸿蒙座舱、乾崑智驾在内的整套智能解决方案;以及最为彻底的智选车模式,华为不仅定义智能,还深度参与产品规划、营销与渠道建设,消费者眼中,这些车型几乎等同于“华为的车”。

随着华为“技术毛细血管”向汽车行业的全面渗透,从30万级的问界M8到百万级的尊界S800,从奥迪A5L的激光雷达到宝马iX3的车机系统,华为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其乾崑智驾ADS、昇腾芯片、鸿蒙座舱三大技术模块,已覆盖了大半自主品牌的首发车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宝骏与华为的合作显得尤为引人注目。五菱与宝骏在新能源转型的中高端阶段面临挑战,15万元以上市场始终难以突破。与华为携手推出一款智能SUV,成为了宝骏的必然选择。对于华为而言,这同样是一次关键布局:乾崑智驾已在中高端车型中树立口碑,但要实现规模化发展,必须向下渗透至20万元以下市场。宝骏,恰好提供了这一契机。

此次合作,不仅将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带入了更为亲民的价格区间,更可能改变整个市场的预期:智能驾驶辅助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有望成为十几万元级别车型的标配。这无疑将对同行构成巨大压力,促使它们加快智能化步伐。

另一方面,东风猛士M817的推出,则是华为在高端市场的又一力作。这款车型不仅承载了军工基因与越野精神,更将华为的最新智能化技术集于一身。乾崑ADS 4.0、鸿蒙座舱5.0等亮点技术的加持,让M817在越野与智能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其32.99万元的起售价,相较于同级竞品具有显著优势,对于那些追求越野体验与智能科技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在“含华量”持续发酵的背景下,鸿蒙智行的版图不断扩张。问界、智界、享界、傲界等车型相继问世,如今第“五界”——尚界也即将登场。尚界的渠道布局尤为引人注目,吸引了超过1500家经销商报名,其中不乏豪华品牌经销商的身影。这反映出传统豪华燃油车市场的严峻挑战以及经销商对华为流量的渴望。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对“含华量”持开放态度。一些车企担心过度依赖华为会掩盖自身品牌,因此坚持自研智驾与座舱技术。长安、比亚迪、吉利等品牌便是其中的代表。它们认为,只有全栈自研才能确保核心竞争力不受影响。

“含华量”现象的出现,折射出智能汽车时代的技术门槛与挑战。面对利润下滑、转型压力等困境,传统车企在自研与合作之间艰难抉择。而消费者则更加关注实际体验,鸿蒙座舱的流畅度、乾崑智驾的稳定性成为了他们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随着“含华量”逐渐成为行业热词,华为已从单纯的供应商转变为能够左右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猛士M817的成功、宝骏的合作以及鸿蒙智行的扩张,共同构建了一个横跨高端至中端的完整帝国。面对华为这一强大合作伙伴,更多车企在渴望与警惕之间寻找着平衡点。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