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将全面聚焦于“一个座舱”的概念,旨在通过统一的AI操作系统架构、AI代理以及用户身份识别,实现AI座舱的一体化,开创性地打造出全球首个能够自主协同“人-车-环境”的智慧空间。这一创举标志着智能汽车正式迈入AI座舱的新纪元,同时,吉利明确表示,未来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功能的传统智能座舱。
伴随这一战略发布,吉利还揭晓了全球首个可大规模应用于汽车的超拟人智能体Eva,以及基于创新的五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所打造的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据悉,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将成为首批搭载Flyme Auto 2的车型。
吉利基于对现代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思考,重构了AI架构标准,推出了自主研发的“五层AI座舱原生技术架构”。该架构以AI边缘算力为基石,通过AI OS原生架构,实现沉浸式AI交互体验,并整合多场景的AI智能体,最终通过一个超拟人AGI,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AI座舱体验。
在云端,吉利星睿中心2.0凭借其高达23.5 EFLOPS的综合算力,稳居中国车企算力榜首。吉利自研的星睿AI大模型体系与阶跃多模态大模型深度融合,积累了庞大的10T token数据与40B汽车垂类数据。而在车端,吉利行业首发的AI Box,具备200TOPS的超强NPU算力和200GB/s的独占内存带宽,突破了行业算力与带宽的限制,并全球首发70亿参数的端侧多模态大模型,使座舱具备真正的“拟人思考”能力。
原生软件架构作为AI座舱的“神经网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吉利打造的原生AI OS架构,迭代迅速、运行高效且具备自我进化能力,实现了软硬件的解耦,整车跨域SOA和服务MCP化,使座舱软件架构从以应用为核心转变为以智能体生态为核心。吉利还是全球首家将LangChain和LangGraph智能体编程框架移植到车机平台的厂商,自研的G-Edge模型推理框架,建立了从数据驱动、垂直知识注入、多模态融合到芯片级轻量化部署的全流程协同座舱AI能力体系。
吉利在构建AI Agent生态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将强大的“思考能力”与“行动能力”融合,使AI座舱从被动功能转变为主动服务。用户无需再关心使用的是哪个应用,只需表达意图,AI便能无缝编排、执行并校验任务。吉利的大模型融合架构具备持续进化的能力,已构建了行业首个座舱交互的“影子模式”,实现AI自我训练、自我考核,让AI座舱越用越智能、越用越便捷。
基于Flyme Auto 1的成功经验,并结合AI进行全面升级,吉利推出了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为用户提供实况桌面、Alive壁纸、桌面大卡片、全新小窗等一系列创新功能。Flyme Auto 2将逐步搭载于吉利旗下各品牌的全新车型,领克10 EM-P和吉利银河M9将率先体验。对于符合AI算力要求的吉利车型,Flyme Auto 2也将通过OTA方式为老用户进行更新。
不同于传统的座舱语音助手,超拟人情感智能体Eva基于底层能力的进化,已具备自我判断、规划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并将率先在吉利银河M9上搭载。Eva搭载端到端语音模型,拥有超自然的情感语音交互能力,以拟人级情感计算为引擎,在出行全程中给予用户如家人般的主动关怀和陪伴。行业首发的流动记忆功能,让Eva如同专属管家,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Eva还整合了行业领先的全场景AI Agent多功能应用,为用户打造一个多生态互动的AI智能体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