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驾驶技术加速渗透物流行业的背景下,九识智能近日推出载重达1800公斤的L5型重载无人车,同步启动ADS中心智慧物流生态建设,标志着物流无人车从单一场景向全域化运营迈出关键一步。这款针对大宗货物运输设计的车型,不仅刷新了行业载重纪录,更通过模块化技术架构与轻地图路径规划系统,为行业商业化提供了新范式。
相较于此前Z系列与E系列最高900公斤的载重能力,L5车型将应用场景扩展至商超供应链、工业配件运输及米面粮油等重载领域。九识智能副总裁张旭琛透露,该车型研发源于对城市配送市场的深度观察——当前城市配送中40%的车型为4.5吨级轻卡,这预示着重载无人车存在巨大市场潜力。技术层面,L5搭载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融合NOA功能,通过轻地图技术实现动态路径规划,使车辆可根据实时路况自主调整路线,运营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40%以上。
行业观察指出,物流无人车市场正经历从价格竞争向生态竞争的转型。过去两年间,快递网点通过采购无人车降低30%以上运营成本,推动行业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但厂商逐渐意识到,单一场景的渗透存在天花板,冷链物流、工业运输等新市场亟待开拓。九识智能此次推出的产品矩阵,正是通过技术通用化实现快速迭代——其Z、E、L三大系列共享传感器布局、计算单元等底层架构,仅需调整模块即可适配不同场景需求。这种"搭积木"式的研发模式,使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60%,成本降低45%。
支撑这场技术变革的,是中国自动驾驶开源生态的成熟。九识智能CEO孔旗坦言,公司技术体系建立在百度Apollo开源框架之上。2017年百度发布的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开源平台,打破了国际巨头的封闭技术壁垒,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据统计,国内30余家自动驾驶企业的核心团队均出自Apollo生态,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潘余昌评价:"开源平台避免了行业重复造轮子,使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数据积累成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孔旗指出,中国复杂的道路环境为自动驾驶训练提供了独特场景,而真实运营产生的海量数据,正在持续反哺技术升级。九识智能全系产品交付量突破7000台后,其运力管理平台已收集超过2亿公里的运营数据,这些数据使车辆对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提升3倍,复杂路口通过率提高至99.2%。
同步推出的ADS中心,则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该体系整合试驾、销售、租赁、售后及运力调度等功能,通过线上平台连接线下服务网点。针对不同客户需求,ADS中心提供多样化合作模式:资产持有方可选择购买或租赁设备,运营方则能通过"货拉拉"式服务实现轻资产运营。张旭琛透露,首批ADS中心将在10个重点城市落地,形成覆盖500公里半径的服务网络。
行业专家认为,这种"产品+生态"的双轮驱动模式,正在重塑物流无人车竞争格局。上海交通大学杨旸教授指出,无人化运输不仅降低25%的物流成本,更通过24小时不间断服务扩大市场覆盖范围。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预计到2025年,无人车将承担城市30%以上的短途配送任务,催生千亿级市场规模。
九识智能的实践显示,当技术通用化、数据资产化与生态服务化形成闭环,物流无人车正从单一运输工具进化为智慧物流基础设施。这场由技术开源引发的变革,不仅推动着行业效率跃升,更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开辟了差异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