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机器人展区无疑成为全场焦点,汇聚了众多创新科技产品。从餐饮配送到酒店迎宾,从工业巡检到精密装配,各类机器人覆盖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多元场景,展现了技术落地的广泛可能性。这些产品不仅功能丰富,更通过智能化设计提升了效率,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体验。
服务业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是本届展区的一大亮点。在医疗领域,康复辅助机器人通过精准的动作控制,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训练支持;在物流行业,AGV(自动导引车)机器人实现了货物的高效分拣与运输,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人机协作机器人凭借其灵活的操作能力,成为工业制造中“人机共融”的典型代表,吸引了众多企业代表的关注与咨询。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国内机器人相关企业的增长势头强劲。截至目前,现存企业数量已超过96.6万家,仅2025年1月至统计时点,新增注册企业就达14.8万家,同比增长64.4%。这一数据反映出市场对机器人技术的旺盛需求,以及行业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
从地域分布来看,机器人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和四川等地企业数量领先,形成了从沿海到内陆的产业带。其中,超过半数的企业成立时间在1至5年之间,表明行业正处于快速扩张期,新兴力量不断涌入。
作为商业数据领域的权威平台,天眼查通过整合工商信息、股东结构、风险预警等多维度数据,为分析机器人产业现状提供了有力支持。其“股权全景穿透图”和“最终受益人”等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理清企业关联,洞察行业发展趋势,为投资决策与战略规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