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连续八个月攀升后,上汽集团的转型改革正进入深水区。近日,关于上汽筹建大乘用车销售公司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这一架构调整被指借鉴华为“产品驱动营销”模式。尽管人事任命尚未官宣,但上汽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已成公开秘密,其自主品牌整合战略亦显露出破局主流市场的决心。
9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在柳州签署“三智”战略合作升级协议,首款合作车型宝骏华境S正式亮相,瞄准“大六座”细分市场。这一动作与上汽另一品牌尚界的布局形成呼应,背后是上汽大乘用车板块的战略整合。对华为而言,在完成高端市场布局后,下沉主流市场需要选择一个既能快速响应又具备体系能力的伙伴,而上汽的转型姿态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2024年的市场崩盘仍历历在目。当年8月,上汽集团整车销量同比暴跌39.14%,仅售25.76万辆。其中,上汽通用销量腰斩超80%,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均出现两位数下滑。6月,上汽大众痛失销量冠军宝座,被比亚迪超越。这场危机迫使上汽启动刮骨疗毒式的改革,贾健旭升任总裁后提出的“跪着做人”理念,成为这场自救运动的标志性口号。
成本控制成为改革突破口。贾健旭要求零部件企业放弃利润诉求,优先保障整车生存,提出“整零协同”概念。他直言:“整车与零部件的博弈必须尽早结束,这是活下去的关键。”在新管理模式下,大乘用车板块实行“一个目标、一个预算、一张表”的运营机制,贾健旭亲自参与名爵MG4、尚界H5等四款新车的开发,每周跟进项目进度。
合资品牌的转型同样激进。2024年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以7.99万元起的途岳新锐开启“一口价”策略,别克昂科威Plus紧随其后。这种接近新能源直销模式的定价方式,倒逼经销商转型为产品服务顾问。价格体系重塑后,上汽集团面临长期挑战:如何在保量的同时维护品牌价值。2025年成都车展显示,上汽通过昂科威Plus上市纪念活动、凌渡L驾驶乐趣营销、凯迪拉克XT5明星代言等方式,试图在销量与品牌间寻找平衡点。
贾健旭曾用“幼儿园带孩子”比喻上汽与合资方的传统合作模式,指出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脱节的痛点。如今,上汽强调产品正向开发的话语权,试图打破合资品牌通病。在燃油车稳住10-20万级市场后,上汽集团正面临合资2.0时代的考验:上汽大众ID.系列表现平平,上汽通用至境高端品牌、上汽奥迪AUDI电动化车型即将接受市场检验。
数据显示,1-8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达275.35万辆,同比增长17.87%。尽管距离2018年705万台的巅峰仍有差距,但若完成450万台年度目标,将标志着这家传统巨头完成V型反转。在这场涉及23万员工的变革中,体系韧性的极限正在被持续测试。上汽与华为的合作更引发行业思考:在智能化浪潮下,主机厂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技术还是体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