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七部门共同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方案明确提出,2025年我国汽车总销量目标达3230万辆左右,同比增长约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1550万辆,增幅达20%。
在出口与产业规模方面,方案设定2025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到2026年,行业将实现运行质量与产业规模的双重提升,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为实现目标,方案从消费、供给、环境、合作四大领域提出15项具体举措,配套60余项细化措施,形成"供需协同、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需求侧改革成为关键抓手。方案提出加速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通过试点城市推广计划,推动公交、出租、物流等领域新增70万辆以上新能源车辆。智能网联技术产业化进程同步提速,L3级自动驾驶车型生产准入有望落地,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将加快完善,为技术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技术创新。方案要求突破汽车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瓶颈,推动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研发。通过标准升级倒逼产品质量提升,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提升产品经济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在产业生态优化方面,方案构建"双循环"发展机制。国内市场强化成本监测与价格监管,督促企业落实账期承诺,维护公平竞争环境。国际市场则引导企业稳妥布局海外产业链,推动共建共用供应链体系,提升合规经营能力。装备工业一司负责人表示,方案通过供需两端精准发力,既实现量的合理增长,更推动质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