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奇瑞捷豹路虎宣布对旗下多款国产车型实施召回,涉及发现运动、揽胜极光、XEL及XFL四款车型,总召回量超过10万辆。此次召回分为两个批次,分别针对不同车型的安全隐患展开处理。
第一批召回计划自2025年10月31日起实施,涵盖2020年8月31日至2024年5月28日生产的部分国产发现运动及揽胜极光车型,共计37492辆。经调查,这些车辆的四轮驱动控制模块(AWDCM)软件存在潜在缺陷,可能导致驱动系统异常,极端情况下增加行车风险。针对该问题,企业将为召回车辆免费升级软件系统,已升级过优化版本的用户无需重复操作。
第二批召回涉及2020年3月2日至2023年5月30日生产的64731辆国产捷豹XEL及XFL车型,计划于2026年1月30日启动。此次召回源于发动机左侧低压燃油管接头存在裂纹风险,可能导致燃油泄漏,甚至引发发动机舱起火。解决方案是免费更换符合标准的低压燃油管组件,彻底消除隐患。
从市场影响来看,此次大规模召回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短期冲击。负面舆情易与“质量缺陷”产生关联,尤其在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消费者可能转向雷克萨斯、宝马等口碑更稳定的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捷豹XEL近期价格下探至15.98万元起、XFL降至23.98万元起,但安全隐患仍可能动摇潜在买家的决策信心。
二手车市场方面,超10万辆召回车型的流通价格或面临短期波动。买家对车况的审查将更为严格,而品牌整体保值率可能因可靠性争议进一步承压。不过,主动召回的态度也体现了企业对消费者安全的重视,若处理得当,有助于塑造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此次事件再次凸显汽车质量管控的重要性。尽管召回是履行安全责任的体现,但频繁的质量问题仍可能强化消费者对品牌可靠性的质疑。对于奇瑞捷豹路虎而言,如何在召回后重建市场信任,将成为影响未来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