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电信“十四五”发力:筑牢数智根基 驱动数字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时间:2025-09-16 00:35:3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信息通信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2025年7月,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9.8万个,千兆光网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区,5G网络延伸至乡镇,宽带接入普及至行政村;在用算力设施规模突破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达788EFLOPS,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中国电信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发力,构建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打通“信息大动脉”。通过优化通信架构、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中国电信打造了高速泛在、天地一体的网络连接底座,支撑数字中国战略落地。

在通信网络覆盖方面,中国电信深化共建共享机制,形成高频、中频、低频协同的5G网络体系。目前,5G中高频基站达149万站,低频基站88万站,千兆光网10GPON端口超988万个,城镇住宅千兆覆盖率超96%。通过海缆、陆缆、卫星、4G/5G及WiFi等多元接入方式,中国电信构建了陆海空天立体化通信网络,偏远乡村、深远海域和高原边疆地区均可享受高速稳定的数字服务,实现数字包容与普惠。

5G应用方面,中国电信推动技术从“建得好”向“用得好”转型,实现规模化突破。在工业领域,联合三一重工、华为打造全球首批5G全连接工厂,覆盖生产、视觉管理、智慧物流等场景,助力多家企业获评“世界灯塔工厂”;在医疗领域,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共建全国首家5G全场景智能医院,实现远程问诊、线上缴费取药、远程手术及会诊等功能;在文旅领域,重庆钓鱼城遗址引入AI历史导览系统,通过5G+AR技术还原“千年古战场”沉浸式体验。目前,5G应用已融入86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国电信在工业、矿山、电力等领域落地超4.5万个项目,在新型工业化、低空经济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

面向5G-A与万兆光网演进,中国电信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已在超300个城市部署10万站5G-A载波聚合基站和60万站RedCap基站。同时,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168个万兆光网试点项目中的45个,涵盖18个“万兆园区”、18个“万兆工厂”和9个“万兆小区”。例如,海南三亚保利栖棠小区实现家庭XR、超高清视频等应用落地;浙江钱江摩托“万兆工厂”支持单文件50GB极速传输和百人协同编辑,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中国电信布局“4+4+31+X+O”多级架构,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在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建设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天翼云迈入智能云新阶段,自有及接入算力总规模达77EFLOPS,提供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及量子计算多元服务。

人工智能融合方面,中国电信以“息壤”平台为核心,构建智能云体系,整合算力、平台、数据、模型与应用五大要素。通过Triless架构实现资源、框架与工具“三重无感知”,企业用户可快速部署AI应用。数据层面,打造“星海”数据智能中台,汇聚超10万亿Tokens通用大模型语料和14个行业数据集,总量超350TB;模型层面,研发80多个行业大模型和20多个智能体应用,服务超2万家行业客户,并与30余家央企共建“AI+”标杆应用。

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中国电信通过液冷、自然冷却等技术提升能源效率,自研节能网关与AI潮汐节能系统,推出绿色照明、空调节能等五大“绿改”产品,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节能解决方案,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网络安全领域,中国电信构建高水平安全保障体系。技术层面,创新云网安全中台,建成覆盖31个省(区、市)的安全能力资源池,提供可灵活编排的安全原子能力;打造“云堤”网络攻击防护平台及运营商级托管安全服务系统;研发国内首套融合QKD的分布式密码系统,构建量子安全基础设施。服务层面,为个人用户提供量子密话、隐私哨兵等产品;为家庭用户提供智能视频锁、天翼看家等服务;为政企客户推出“天翼量子密话”和量子加密专线,覆盖金融、政务等超1000家单位。“电信数盾”为企业提供数据保护、流监控与安全评估服务,客户覆盖政务、通信、工业等多领域。建成行业首个运营商级MSSP平台,为超10万家政企客户提供托管安全服务。针对AI安全挑战,研发“星辰·见微”安全大模型,构建“四位一体”技术框架,提升主动防御与智能响应能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