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武汉光谷成立聚合智能平台,智能汽车等“三大件”融合催生新增长引擎

时间:2025-09-18 09:54:41来源:武汉发布编辑:快讯团队

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俗称“光谷”),一场智能产业变革正悄然展开。9月17日,国内首个聚焦智能创新的聚合平台在此成立,标志着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三大领域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该平台将整合技术攻关、标准制定与政策研究,推动智能产业链向更高维度延伸。

光谷的产业基础为聚合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存储器基地与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这里已集聚超过300家智能产业链企业。在智能网联领域,光庭信息、高德红外等本土企业持续突破;低空经济方面,武汉80%的无人机相关企业扎根于此;人形机器人产业则形成覆盖整机、核心部件到应用场景的完整链条,33家相关企业覆盖“大脑”“小脑”“躯干”等全环节。

技术协同效应成为产业融合的关键驱动力。车百会理事长张永伟指出,智能汽车领域积累的研发体系与人才资源可向机器人、eVTOL领域迁移,三者算力基础设施实现错峰共享,数据复用进一步摊薄研发成本。以工业智能机器人为例,当前30万至100万元的成本有望随共性技术突破降至10万至20万元,显著提升市场渗透率。

供应链的跨界渗透加速产业融合。宁德时代数亿美元投资峰飞航空开发航空电池,英伟达Orin、Thor芯片同时应用于智能驾驶与人形机器人,速腾聚创则将激光雷达技术延伸至机器人解决方案。数控加工、激光切割等制造工艺通过优化调整,快速适配eVTOL与机器人生产需求,形成技术迁移的“光谷模式”。

据行业报告预测,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与eVTOL构成的“新三大件”有望复制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出口奇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到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800亿美元,国内市场将超1200亿美元,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

针对协同发展挑战,张永伟建议推动单一部件企业向聚合领域拓展,探索自动驾驶、机器人与低空飞行在同一场景的叠加应用。同时,需建立跨产业标准检测平台,实现认证结果跨行业复用,并构建包容性监管体系,针对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共性问题建立协同管理机制,为产业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