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OpenAI旗下ChatGPT项目负责人尼克·特利(Nick Turley)在接受科技媒体The Verge专访时,首次公开回应了GPT-4o模型下架引发的用户争议。他坦言,公司在推进GPT-5迭代过程中,因忽视用户对旧版模型的依赖,导致产品过渡策略出现重大失误。
特利指出,GPT-4o下架后引发的强烈反弹,暴露出AI产品管理中一个关键盲区——用户对模型人格的深度情感联结。"我们错误地认为技术升级本身就足以支撑产品迭代,却忽略了用户对特定交互风格的认同感。"他透露,团队在复盘时发现,超过60%的Plus会员在调查中明确表示,GPT-4o的对话风格更符合其使用习惯。
这场风波促使OpenAI重新审视产品策略。特利首次提出"预期管理三原则":其一,产品迭代需建立用户心理缓冲期;其二,功能调整应优先保障核心体验;其三,重大变更需提供明确的价值补偿。他特别强调:"当用户发现新产品无法满足既有使用场景时,就会触发心理防御机制。"
作为补救措施,OpenAI在两周内完成三项调整:向付费用户重新开放GPT-4o访问权限,为GPT-5新增"人格定制"功能,并将旧版模型使用额度提升至每日50次。这些改动显著改善了用户评价,应用商店评分在72小时内回升12%。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上月已通过博客宣布类似举措,包括恢复旧版模型服务及扩大付费用户权限。此次技术团队负责人的深度反思,标志着该公司正从单纯的技术驱动转向用户情感驱动的产品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