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彗星C╱2025 A6十月底将接近地球,专家预测亮度存异,观测需耐心与设备​

时间:2025-09-18 20:42:4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一颗编号为C/2025 A6的彗星引发天文界关注。这颗于2025年初由美国莱蒙山天文台首次捕捉到的天体,正沿着椭圆轨道向太阳系内侧移动,预计将于10月20日抵达近地点,与地球相距约8916万公里,随后在11月8日通过近日点,距离太阳仅7925万公里。

这颗彗星的发现过程颇具戏剧性。2025年1月3日,天文学家大卫·福尔斯通过1.52米卡塞格林反射望远镜拍摄时,仅在画面中捕捉到一个亮度+21.5的微弱光点。随着后续观测数据的累积,科研人员通过比对2024年存档图像,确认该天体早在一年前就曾被记录,只是当时亮度更弱而未被识别。目前已知其核心由尘埃、冰晶及简单化合物构成,当接近太阳时表面物质蒸发,形成特征性的彗发与尾迹。

关于观测条件,各国专家存在不同判断。日本学者吉田诚一与荷兰专家吉迪恩·范·比图内认为,10月上旬该彗星亮度可能达到+4至+5等,在光污染较小的郊外,肉眼或许可见其模糊身影。而美国研究团队预测其峰值亮度仅为+7.3等,需借助双筒望远镜或小型天文望远镜方能观测。这种分歧源于对彗星活跃度的不同估算——当彗星靠近太阳时,蒸发速度与尘埃释放量直接影响其可见度。

科研人员特别指出,C/2025 A6的尾迹主要由电离气体构成,呈现淡蓝色调。这种气体尾迹的反射效率低于尘埃尾迹,导致整体亮度较弱。通过望远镜观测时,该彗星呈现为中心稍亮的圆形光斑,边缘模糊,部分观测者可能察觉到细微的尾迹延伸,但效果远不及哈雷彗星等大型天体显著。

对于普通观测者,专家建议从10月初开始持续关注。选择远离城市灯光、大气通透的观测点,使用8倍以上双筒望远镜或小型折射式望远镜进行扫描。由于彗星移动速度较快,需定期核对星图确定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即使配备专业设备,成功观测仍需满足天气晴朗、无月光干扰等多重条件,堪称对观测者耐心与运气的双重考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