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枞阳县,一场由电商驱动的农业变革正在悄然改变乡村面貌。退伍军人陈陶胜带领团队,通过拼多多平台将当地黑猪等特色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年销量突破200万单,不仅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难题,更激活了县域经济“微循环”。
枞阳黑猪是皖南地区特有的优良品种,肉质紧实、香味浓郁,但长期受限于传统销售渠道单一、市场信息不对称,养殖户常面临“猪养大了,价格却跌了”的困境。2021年,陈陶胜返乡创业,敏锐捕捉到电商机遇,与当地养殖场签订“订单农业”协议——农户按标准养殖,企业定向收购并通过拼多多店铺群销售。这一模式彻底改变了“养猪愁卖”的局面,让黑猪成为消费者餐桌上的“抢手货”。
目前,陈陶胜团队运营的拼多多黑标店铺达15个,75款产品入选“百亿补贴”,年销量突破200万单。其成功得益于拼多多的“农地云拼”模式:平台洞察用户消费偏好,指导农户按需生产,再以流量和补贴助力销售,实现农产品从田间直达餐桌的高效流通。今年以来,拼多多持续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千亿扶持”计划为商家降佣增效,让更多像陈陶胜这样的创业者受益。
电商带来的变革不仅体现在销售端,更深刻影响了县域经济。在合肥庐阳区的一个居民小区,超市老板娘陈付莹每天清晨都会收到多多买菜的生鲜包裹。“以前只开小超市,现在多了买菜自提点,每月收入增加三分之一。”她熟练地将木耳、豆腐等商品分类摆放,“邻居们晚上手机下单,第二天来这儿取菜,方便又实惠。”
据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的《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显示,拼多多通过商家端、仓配物流端、平台员工端及间接就业四个维度,累计激发数千万个就业岗位。其中,夫妻驿站自提点作为多多买菜仓配物流体系的重要环节,为县域提供了大量灵活就业机会。
对于未来,陈陶胜计划通过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例如将黑猪肉加工成即食香肠。他的成功并非个例——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已累计带动逾30万名新农人返乡创业,助力超2000万农业生产者参与数字经济,实现收入提升与自身价值。
从枞阳黑猪到多多买菜自提点,从退伍军人到电商带头人,这场发生在江淮大地的变革,折射出中国数字农业的蓬勃生机。当电商平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新农人用科技重新定义“面朝黄土”,一条通往共同富裕的路径正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