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成都“熊猫”农业机器人亮相在即,每小时巡检30亩农田助力丰收

时间:2025-09-23 01:53:54来源:小AI编辑:快讯

在成都新都现代粮油产业园的田间,一只外形酷似大熊猫的机器人正以每秒一米的匀速缓缓前行。它时而驻足“凝视”稻穗,时而转动头部扫描四周,仿佛在执行一项特殊使命——为千亩农田的健康状况“把脉问诊”。这款由成都本土企业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设计与强大的功能,正成为农业领域的新宠。

据公司负责人赖金洋介绍,这款机器人身高约一米,采用四轮驱动设计,背部搭载了高清摄像头与多类型传感器。在田间作业时,它能实时采集温度、湿度、PM值、光照强度等环境数据,并通过算法分析作物生长状态。更令人称奇的是,其配备的黑光相机可在夜间清晰捕捉作物影像,精准识别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水稻常见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超过90%。

“单台机器人可覆盖1000亩农田,每小时能完成30亩的数据采集。”赖金洋透露,该设备能自主生成作物生长报告,并根据病虫害情况提出追肥、除害等处置建议。经测算,一台机器人每年可替代1500人次的人工巡检,大幅提升了监测效率与精度。目前,这款机器人已拓展至柑橘、葡萄等经济作物的巡检领域,未来还将推出履带式、山地型等适应不同地形的版本。

谈及机器人的设计灵感,赖金洋笑着表示:“作为成都本土企业,我们希望产品能体现地域特色。”憨态可掬的熊猫造型不仅让设备更具亲和力,也使其在码头、矿山等非农业场景中同样适用。目前,该机器人已收到十余份订单,即将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四川省庆丰收活动现场亮相,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随着数据库的不断扩充与使用场景的拓展,这款机器人的病虫害识别精度将持续提升。从田间到码头,从平原到山地,这只“科技熊猫”正以智能化手段重新定义农业巡检,为传统农事注入新的活力。

更多热门内容
2025年生物多样性研究再突破:中国科研团队频现新物种添彩生态保护
这些发现不仅丰富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库,更为生态保护、物种演化研究提供了关键样本,彰显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健指出:“现代分类学已从‘看图识字’升级为多组学整合…

2025-09-23

中科院“星影”飞翼无人机亮相长春航展,展现无人作战领域闭环实力
这组数据说明了几个方向:第一,它是一款中型远程平台,适合长航时侦察和远端打击;第二,400公斤的挂载量既能带光电吊舱和电子战设备,也能带精确制导弹药或小型炸弹组合;第三,2000公里的半径意味着它具备较强的…

2025-09-23

心理VR设备价格解析:影响因素、区间及如何选到高性价比之选
这些品牌可能在研发成本上控制较好,或者采用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技术,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进入市场,但在功能和稳定性上可能与大品牌存在一定差距。可以多了解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设备,对比它们的价格、功能和售后等方面,选择最…

2025-09-23

神龙拜耳光伏拉索支架:创新设计赋能,助力光伏电站高效稳定运行
在安装方面,拉索支架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过程较为简便。 这种支架还具备可调节性,能够根据季节变化调整角度,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在平坦开阔的场地,这种支架能够发挥最佳效果;而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可能需要结…

2025-09-23

光伏环境监测站:以智能之力驱动光伏运维迈向高效精准新境界
此外,监测站还支持远程校准与故障自诊断:管理人员通过平台可远程校准传感器精度(如总辐射传感器),避免现场校准的繁琐;当传感器故障(如数据异常)时,系统自动发送预警,运维人员可针对性更换,设备故障率从 15%…

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