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的专题论坛在上海举行,成为2025浦江创新论坛的亮点之一。论坛期间,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牵头,联合十余家科研机构及新型研发平台共同发起成立了“科学智能战略科技力量联盟”。这一跨领域合作平台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联盟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理论研究、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其核心目标包括两方面:一是加速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性发现,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二是促进技术成果的快速转化,实现“从1到N”的规模化应用。联盟成员将围绕生物制造、量子科技、脑科学、化学材料、气候能源等战略性方向,开展技术协同与资源整合。
据介绍,联盟的运作模式将突破传统科研边界,通过数据共享、算法开源和跨学科协作,构建开放的创新生态。例如,在生物制造领域,人工智能可辅助设计新型酶催化剂;在气候能源研究中,机器学习模型能更精准地模拟气候变化规律。这种协同机制有望缩短科研周期,提升创新效率。
作为国内首个聚焦科学智能的战略联盟,其成立恰逢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关键期。与会专家指出,人工智能与基础科学的深度融合,将成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抓手。联盟的组建不仅整合了长三角地区的科研资源,更为全国范围内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