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发表了重要演讲。他指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已成为确定性事件,但这仅仅是人工智能发展的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够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
吴泳铭首次详细阐述了通往ASI的三阶段演进路线。第一阶段为“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海量人类知识,具备了泛化智能能力,能够理解人类意图并解答问题。第二阶段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在人类目标设定下自主完成与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第三阶段则为“自我迭代”,AI连接物理世界并实现自学习,最终实现全面超越人类。
为实现这一目标,吴泳铭明确了阿里云的战略路径。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阿里云将通过两大核心路径推进AI战略。一是通义千问坚定开源开放路线,致力于打造“AI时代的Android”;二是构建作为“下一代计算机”的超级AI云,为全球提供智能算力网络。
吴泳铭透露,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推进一项为期三年、总投资达3800亿的AI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将持续追加投入。根据远期规划,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以迎接ASI时代的到来。
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革命正席卷全球。吴泳铭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不仅会放大人类智力,还将解放人类潜能,为超级人工智能ASI的到来铺平道路。近年来,AI的智力水平迅速提升,从高中生水平跃升至博士生水平,并在国际数学奥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AI Chatbot的用户渗透率也创下历史新高,行业渗透速度超过以往所有技术。
吴泳铭强调,AGI的目标是将人类从80%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我们专注于创造与探索。而ASI作为全面超越人类智能的系统,将可能创造出一批“超级科学家”和“全栈超级工程师”,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解决科学和工程问题,如攻克医学难题、发明新材料、解决可持续能源和气候问题等。
在通往ASI的道路上,AI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习人”,大模型通过理解全世界的知识集合,具备了泛化智能能力。第二阶段是“辅助人”,AI具备了在真实世界中行动的能力,可以拆解复杂任务、使用和制作工具。第三阶段则是“超越人”,AI连接真实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并实现自我迭代。
吴泳铭指出,AI要实现超越人类的突破,需要直接从物理世界获取更全面、更原始的数据。以自动驾驶为例,新一代的自动驾驶技术采用端到端的训练方法,直接从原始的车载摄像头数据中学习,实现了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能力。这表明,只有让AI与真实世界持续互动,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模拟世界。
同时,随着AI渗透更多的物理世界场景,理解更多物理世界的数据,AI模型和agent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有机会为自己模型的升级迭代搭建训练infra、优化数据流程和升级模型架构,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这将是AI发展的关键时刻,未来的模型将通过与真实世界的持续交互,获取新的数据并接收实时反馈,自主优化、修正偏差、实现自我迭代与智能升级。
吴泳铭还提出了两个重要判断:大模型是下一代的操作系统,超级AI云是下一代的计算机。他认为,大模型代表的技术平台将会替代现在的操作系统,成为下一代的操作系统。未来,几乎所有链接真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与大模型进行链接,所有用户需求和行业应用将会通过大模型相关工具执行任务。
同时,数据中心内的计算范式也在发生革命性改变,从CPU为核心的传统计算正在加速转变为以GPU为核心的AI计算。新的AI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的算力、更高效的网络、更大的集群规模。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能源、全栈的技术、数百万计的GPU和CPU协同运作。只有超级AI云才能够承载这样的海量需求。
阿里云作为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提供世界领先的智能能力和遍布全球的AI云计算网络。其通义千问开源模型已覆盖全模态、全尺寸,全球下载量超6亿次,衍生模型超17万个。同时,阿里云还提供一站式模型服务平台百炼,支持模型定制化以及Agent快速开发。
在硬件和网络层面,阿里云自研的核心存储系统、网络架构、计算芯片构成了大型计算集群最坚实的底座。阿里云正在全力打造一台全新的AI超级计算机,它同时拥有最领先的AI基础设施和最领先的模型,可以在基础架构设计和模型架构上协同创新,从而确保在阿里云上调用和训练大模型时达到最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