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落幕的ICT中国(2025)评选中,华为智能基站凭借一项颠覆性技术创新脱颖而出,荣膺一等奖。这项名为"全球首个赋能AN L4的智能追焦系统创新方案"的技术成果,由辽宁移动与华为共同研发申报,标志着基站智能化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该方案的核心突破在于通过智能追焦单元(BTU)实现基站天线功能质的飞跃。传统基站天线作为被动设备,在引入BTU后升级为具备自主感知与决策能力的智能网元。这项技术革新使基站能够实时获取拓扑关系、精准测量工参信息,并支持波束方向的多维度动态调整。
技术团队通过构建端到端(E2E)智能追焦系统,将传统基站改造为具备全场景适应能力的智能网络节点。系统搭载的智能无线网络管理系统可与BTU深度协同,实现参数测量精度从米级提升至0.5米级,拓扑识别准确率达到100%,动态波束优化效率较人工操作提升超30倍。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展现出强大的网络自适应能力。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用户时空分布和业务潮汐特征的实时分析,系统可自动调整波束指向,实现"波随人动、网随业动"的智能覆盖。这种动态优化机制有效缓解了高负荷区域的网络压力,4G/5G用户平均下载速率提升显著。
辽宁移动作为该技术的首批商用部署方,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能追焦系统商用网络。该网络覆盖城市核心区、交通枢纽、工业园区等典型场景,验证了系统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优化效果。实际运行数据显示,系统对突发业务流的响应速度较传统方案提升5倍以上。
这项创新不仅重塑了基站的技术架构,更为5G-A向6G演进奠定了关键基础。其突破性的智能波束管理技术,为未来网络实现零接触运维、全域智能覆盖提供了可行路径,标志着通信网络从"连接提供"向"智能服务"的范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