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全球锂材龙头天赐材料:固态电池布局加速,斩获140亿订单剑指全球市场

时间:2025-09-28 06:49:29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传统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为何始终难以突破瓶颈?问题的核心在于固态电解质材料。要实现三元锂电池400Wh/kg的能量密度目标,必须采用固态电解质搭配硅基负极预锂化技术。固态电解质替代了传统液态电解液和隔膜,使电池内部能够容纳更多活性物质,从而提升能量密度。

当前锂电池行业的技术路线中,氧化物、聚合物和硫化物电解质占据主流地位,分别占据19%、25%和50%的市场份额。其中氧化物和聚合物电解质多用于半固态电池,例如国轩高科采用"氧化物+聚合物"复合电解质方案的准固态电池。而硫化物电解质因能量密度可达900Wh/kg,成为全固态电池的主要技术方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均选择该路线。不过硫化物电解质成本高达7万美元/kg,分别是氧化物和聚合物的35倍和100倍。

在固态电解质领域,天赐材料的技术突破引发关注。作为全球市占率第一的锂电池材料供应商,该公司2024年电解液出货量达502.7千吨,六氟磷酸锂出货量63.5千吨,双氟磺酰亚胺锂出货量12.2千吨。通过参股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覆盖中游材料生产、服务全球前八大电池厂商,天赐材料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平台。

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天赐材料同时布局氧化物和硫化物两条技术路线。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但短期来看,公司面临现金流压力。2024年扣除产能扩张和研发投入后,自由现金流仅1亿元左右。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达6.24%,高于新宙邦、杉杉股份等竞争对手。

尽管当前行业处于周期低谷,2025年上半年天赐材料净利率不足4%,但固态电池带来的业务增量值得期待。全固态电池中,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作为关键添加剂,因其300℃以上热稳定性、与硅负极的良好兼容性,以及在锂金属表面形成稳定界面膜的特性,成为降低界面阻抗的核心材料。行业预测显示,2024-2030年全球LiFSI市场规模将以42.7%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作为全球首个实现LiPF6、LiFSI自供的企业,天赐材料2024年LiFSI市占率达51.2%,2025年5月获批的4万吨LiFSI项目将进一步释放产能。

固态电池的应用场景正在拓展。人形机器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对电池安全性、轻量化提出更高要求,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恰好满足需求。天赐材料在新能源领域获得的100公斤PEEK、PI轻量化材料订单,与固态电池形成协同效应,为机器人和eVTOL市场开辟新空间。

从战略层面看,天赐材料正通过港股上市推进全球化布局。根据招股书,80%募集资金将用于摩洛哥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和全球上游资源投资,10%用于电解液、正极材料等研发。目前公司海外营收占比不足5%,与新宙邦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超20%、毛利率达40%形成对比。通过全球化布局,天赐材料将更贴近国际电池厂商和整车企业需求。

在固态电池供应链全球化趋势下,关键原材料如锂、镍、钴的分布不均催生全球采购需求。我国在高纯氧化镧产量上具有优势,而澳大利亚主导锆精矿市场,这种资源分布特征要求企业建立跨国供应链。天赐材料在招股书中明确,将通过全球资源投资构建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体系。

近期天赐材料与瑞浦兰钧签订的80万吨电解液长期供应协议(至2030年),按当前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1.8万元/吨价格计算,合同价值达144亿元。这一订单印证了公司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左手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右手全球化市场布局,天赐材料正在锂电池行业的变革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更多热门内容
邓峰揭秘优必选机器人迭代路径,2028年或开启家庭服务新篇
凤凰网财经讯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全球政商学界精英,共同洞察变局脉络、探寻发展新机。 优必选副总裁邓峰在#…

2025-09-28

东华大学WDCC2025秀“超未来”科技设计,以硬核成果引领时尚新潮流
在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现场,东华大学“超时尚 ——人工智能与可持续时尚的多重未来”展区成为打卡热点,近30件科技+时尚跨界成果亮相,让观众直呼 “时尚与设计原来可以这么‘硬核’”。 《…

2025-09-28

人形机器人:从冰冷的机械到温暖陪伴,未来人机关系将如何书写?
这或许将成为一个起点: 机器之于人类的意义,正逐渐从体力的协助迈向智力与情感的陪伴。我们不断寻找地外文明,渴望与其它生命交流、和平共处;而人形机器人,或许正是我们在这个宏大愿景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一个更近、…

2025-09-28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新型电解质,为高安全性固态锂电池实用化提供新支撑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

2025-09-27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推动固态锂电池性能与安全双提升
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

2025-09-27

清华大学张强团队研发含氟聚醚电解质,推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双提升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圈库仑效率达91.8%,正极比容量为290.3 mAh/g,在0.5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2.1%。该研究为…

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