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全超导磁体系统实现35.10万高斯稳态强磁场 刷新国内技术纪录

时间:2025-09-28 15:20:19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携手多家科研机构,在稳态强磁场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主导,联合合肥国际应用超导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及清华大学共同参与的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全超导磁体系统,并于实验中实现35.10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持续稳定运行达30分钟。

这一磁场强度达到地球磁场的70万倍,不仅刷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纪录,更标志着我国在超导磁体技术方面迈入国际先进行列。科研团队通过创新采用高低温超导磁体同轴嵌套结构,结合协同调控工艺的优化,成功攻克了极端条件下应力分布不均、电磁干扰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确保了磁体系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退磁,验证了技术方案的工程可靠性。

超导磁体作为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其作用类似于一个“磁笼子”,能够安全地容纳高温等离子体进行“燃烧”。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长期深耕磁约束核聚变研究领域,近年来在超导磁体材料、设备及系统国产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该所不仅研发出10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纳欧级低阻超导接头技术等关键成果,还作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国工作组的重要成员单位,承担了超导体、校正场线圈、磁体馈线等众多采购包的任务。

此次全超导磁体系统的成功研制,不仅推动了我国高端科学仪器的国产化进程,更有望显著提升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灵敏度。该成果在航天推进、超导磁悬浮、清洁能源传输等领域也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化应用前景,为核聚变能源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我国在超导磁体技术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全球能源革命和科技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更多热门内容
“科菁荟”聚力蓉城:人形机器人产业对接会开启协同发展新篇章
国家元宇宙标准委员会委员、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星智带来《基于XR与脑机接口的人形机器人控制交互》分享,系统阐述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演进趋势与行业发展现状,结合核废料处理、高放区巡检等复杂场景需…

2025-09-28

临工智科关节机器人项目登央视,以智造实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央视新闻报道工程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情况,公司在某大型液压传动公司落地的关节机器人项目被重点报道,该项目作为智能制造的典型成果,获得国家级媒体高度认可,彰显出临工智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品牌影响…

2025-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