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立功!天王星“冰火山链”现身,冰巨星竟暗藏活力

时间:2025-09-30 13:19:05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当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镜头对准天王星时,科学家们原本以为会看到一颗安静的冰巨星——毕竟这颗自转轴近乎平躺的行星,在旅行者2号四十多年前的探测中只展现出单调的蓝绿色表面。然而最新观测结果彻底颠覆了认知:韦伯不仅捕捉到天王星表面密集分布的细微凸起,更通过光谱分析确认这些凸起竟是活跃的冰火山群,部分喷口仍在喷发混着氨盐的冰水物质。

这颗距离地球约28亿公里的行星,其自转方式堪称太阳系独一份。不同于其他行星近乎垂直的旋转姿态,天王星的自转轴几乎平行于公转轨道面,仿佛被某种巨力击中后永远侧卧。这种特殊姿态导致其极区长期被太阳直射或完全背离太阳,形成持续数十年的极端季节。但就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赤道区域却涌现出长达数千公里的冰火山链,喷发形成的冰锥在低温下凝结成锯齿状山脉。

科学家通过对比韦伯望远镜的中红外数据发现,这些冰火山并非孤立存在。喷发物质中检测到的甲烷、氨和盐类混合物,与天王星卫星表面可能存在的地下海洋成分高度相似。此前研究认为天王星卫星冰层下存在液态水海洋,而新发现表明行星本体同样具备活跃的地质活动——其内核残留的热量足以融化冰层,通过地壳裂缝将液态物质喷出表面。

最令天文学界兴奋的是火山链的分布规律。所有已知冰火山均集中在赤道两侧约20度范围内,这与天王星独特的四极磁场分布存在潜在关联。虽然目前尚未完全破解磁场如何影响火山活动的机制,但观测数据显示火山喷发频率与行星磁场变化周期存在微弱同步性。这种关联性或许能解释为何在极端季节环境下,赤道区域仍能维持稳定的地质活动。

韦伯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在此次发现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其配备的近红外摄像机能够穿透天王星厚达数万公里的甲烷大气层,捕捉到表面0.1米级别的地形变化。相比四十年前旅行者2号仅能分辨百米级特征的探测精度,新技术带来的突破让科学家首次看清这颗冰巨星的真实面貌——那些曾被误认为普通冰丘的结构,实则是正在活动的地质构造。

这项发现也改变了人类对太阳系边缘行星的认知。过去认为外太阳系行星因远离太阳而逐渐"死亡"的观点受到挑战,天王星的案例表明即使在没有内部热源的冰巨星中,残留热量与化学物质仍能驱动持久的地质活动。更引人遐想的是,这些持续喷发的冰火山是否在向太空输送特殊物质?科学家推测喷发物中可能携带行星形成初期残留的有机分子,这为研究太阳系演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从土星光环到天王星火山,韦伯望远镜不断刷新着人类对邻近星体的认知边界。当四十年前的探测器还在为寻找新卫星而努力时,现代观测设备已能解析数十亿公里外行星表面的微观地貌。这种跨越时空的技术进步,让曾经遥不可及的天文现象变得触手可及——就像此刻,我们正透过韦伯的"数字之眼",凝视着一颗正在"呼吸"的冰巨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