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研报,对小米汽车业务的发展态势给出积极判断。报告指出,小米汽车盈利时间或早于市场预期,今年第三季度便有望实现盈利,这一预测较此前雷军提及的“最快今年第四季度盈利”更为提前。
财务数据是支撑这一预测的关键依据。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业务交出亮眼成绩单,毛利率达到26.4%,不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甚至超过小米核心的手机业务(该季度手机业务毛利率为11.5%)。与此同时,亏损情况大幅改善,包含汽车业务在内的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仅3亿元,考虑到AI等其他创新业务可能产生的支出,汽车业务本身的亏损规模可能更低。

交付量是衡量汽车业务发展的重要指标。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汽车交付量达81302辆,为盈利奠定基础。进入第三季度,增长势头持续强劲,9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大关,达到41948辆。基于当前的增长趋势,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会上明确表示,有信心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收入与交付量的同步增长,得益于单车平均售价(ASP)提升和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单车平均售价从去年第二季度的228644元,提升至今年同期的253662元。这一变化主要归功于2025年2月末上市的SU7 Ultra,其较高的起售价直接拉升了整体售价水平。



